从熊市叙事到投机视角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牛市叙事和熊市叙事

《诗经·缅洲》:熊来如山倒,熊去如抽丝。

一轮轰轰烈烈的趋势,一定会伴随着一个宏大的故事。随着趋势的强化,人群(The Crowd)会试图从趋势中寻找原因,故事也随之推广和演化。

古人云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所有的故事,要让人群去买它,最有效的途径是和情绪关联。

而单边趋势从来不缺情绪。

为什么每一个故事,内核哪怕很荒唐,也会有人相信?原因不在于故事的逻辑,而在于趋势本身。二级市场的故事,和其他的故事区别在于,它是很容易证真的。不用担心先验的证伪并且会在短时间内不断地后验。

在“保姆谬误”里,婴儿相信保姆来上班导致了太阳升起。而人群相信趋势叙事,多数也不会去研究故事逻辑是否可靠。只要太阳照样升起,只要趋势继续,那么故事就继续存在。

在叙事展开的过程中,市场中的人群,不断地接受条件反射的训练,比如牛市中买入就得到奖励,卖出就遭到拷打。反复强化以后,大多数人群都像巴浦洛夫的狗一样听话了。

当然牛市叙事和熊市叙事的处理还会有些许不同,以后有机会继续探讨。

二、本轮熊市叙事的展开

本轮熊市叙事,其实在趋势起点并没有充分展现。毕竟本轮下跌的起点,市场估值并不算太高。

随着趋势进行,故事也逐步展开。第一阶段的故事大致是:1)注册制背景下,再融资和IPO吸血。2)产业资本把二级市场当猪宰,其中限售股转融通成为情绪焦点。3)汇率抛补平价原理下的外资撤离。

到第二阶段,人群开始挖掘基本面的原因:1)tg、2)寻租和利益输送、3)thjs、4)rkhl消失。熊市全程,红利股的受追捧,极端情绪下所有估值系统失灵,仅剩股息率一条途径。以上现象反映了市场对以上叙事的忧虑。

目前已经是第四阶段,现阶段的故事变成了资金面和流动性的问题。1)雪球敲入、2)公募赎回、3)私募清盘

如果这里没有止跌,下一阶段的故事就会变成:1)系统性风险。2)a股港股化,仙股遍地。

三、叙事的兑现和证伪

本轮熊市的故事多而杂,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可能会持有不同的信念。但一概而论,单边趋势的叙事,结束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兑现,一种是证伪。

证伪,就是有明确的逻辑证明它是错的。比如说之前的雪球敲入,事实上雪球起到了护盘作用而非下跌的主因。比如系统性风险,这在各大会议上是放在头条工作任务来防范的,也是大概率可以排除的。

兑现,就是通过涨跌来对叙事的展开。一种叙事,反复兑现的力度是会越来越弱的。确定兑现的力度,也就是投机者的锚定感和方向感,最好的方法是和历史进行对比,对比估值、点位的同时,也要对比历史和当时的各项要素有什么区别。比如当下全a估值位置是a股30年最低点,历史仅有08年金融危机才探到现在估值。再对比他国股市历史低点形成的原因,或者他国经历萧条、通缩、老龄化、战争等因素前后,股市的发展方向。当前熊市叙事的兑现与否,已经不言而喻。

其他叙事不一一点评。

四、投机者的视角该如何处理叙事

叙事的真伪,重要也不重要。

就上一节所述,如果在单边趋势下,故事哪怕已经兑现或者证伪,也不要轻易否定它。聪明的投机者,需要和人群共情而不是嘲笑或者批评人群。不应该藐视乌合之众反而应该敬畏他们,因为乌合之众的力量特别大。

作为投机者,要理解叙事的真伪,是为了在战略部署时,寻找信念感和方向感。要尊重人群对叙事的信仰,是为了在仓位管理和决战时机的把握上,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净值或头寸。

具体的操作,是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系统的。系统不同、仓位不同、持有目的不同、预期时间不同,操作方向很有可能互为对手盘。长期看来比较有效的系统,有时不追求短期内最高的效率,这是为了权衡胜率和赔率。

五、小结

笔者很崇拜的一位投机者@茅台03 引用过这样一段话:

把自己当别人是无我(不被自身需求所牵引)、把别人当自己是慈悲(具备同理心和理解市场的能力)、把别人当别人是智慧(有定见与自信不为外界所影响)、把自己当自己是自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接受适合自己的方式与一切可能的现实,不强迫自己追求完美)

笔者深以为然,珍藏了很多年,本文仅仅是上述哲学的小小展开,分享给各位老师。

$中证全指(SH000985)$ $恒生指数(HKHSI)$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