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油价为何不可预测?
1970-90年:地缘政治动荡
在过去50年中,没有任何能源商品比原油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并产生了更多的价格预测。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几乎普遍预期未来油价会大幅上涨。这反过来又导致了这样一种说法:海湾地区富裕的石油生产国将接管世界上可替代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随着北海等高成本地区石油供应的增加,油价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这一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市场上的额外供应超过了需求,因此价格下跌。1986年的油价大跌意味着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原油价格几乎回到了1973年的水平。
随后原油价格每一次下跌,都会伴随着相对较大但持续时间短暂的反弹。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石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33美元(按2022年美元计算,价格超过100美元),但在几天内就跌破了每桶10美元。下一次深谷出现在1994年,当时原油价格跌至每桶13美元以下,随后在1996年达到每桶23美元的峰值。自那以后,随着伊拉克石油产量的恢复,亚洲经济陷入低迷,油价持续下滑。
1990-2020年:需求波动
随着油价持续下跌,《经济学人》在1999年2月预测油价将“跌至每桶5美元”,但到了年底,北方寒冷的冬季、强劲的需求和石油库存减少开始推高油价,原油价格达到《经济学人》预测的五倍。按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价格,1990年代中期的原油价格几乎与1920年代一样低,尽管2000年曾超过每桶20美元,略高于每桶30美元,但仍远低于中位预测水平。即使是1983年国际能源研讨会的与会者对1990年和2000年油价的最保守预测也被证明是过分的。
2000年九次石油价格预测的平均价格约为1842亿美元(1994年美元价值),结果证明是不准确的。当年的平均价格为25.77美元/桶,比预测的平均价格高出40%。2001年头几个月的预测表明,价格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新高,但由于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价格趋势突然逆转。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减产,油价跌破每桶20美元。
2002年至2008年期间,油价飙升至每桶147美元,涨幅超过500%,远高于以往任何一次油价飙升,大多数专业油价预测者都没有预测到这一情况。中国和印度对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是推动这种增长的原因,印度的需求增长程度较小,这是没有人预料到的。2009年,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油价将从2008年的97美元/桶降至2009年的60美元/桶左右,随后反弹,到2020年达到100美元/桶,到2030年达到115美元/桶(按2008年美元计算)。这些预测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将持续不减。
2014年年中至2016年初,石油价格创下现代史上最大跌幅,从每桶100美元以上降至每桶不足50美元。70%的价格下降是二战以来三次最大的降幅之一,也是1986年供应崩溃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直到2019年,石油价格徘徊在每桶50美元左右,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相关的经济放缓,油价跌至不到40美元。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复苏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2年突破100美元/桶。大多数机构根据2023年的发展情况,上调了2024年的油价预测。2024年布伦特原油的预计价格为70美元/桶-95美元/桶。石油价格预测现在正从主要使用人类智能转向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现在下结论哪种方法优于另一种还为时过早。
问题
长期预测的两个常见错误是时间趋势和群体本能。根据预测结果得出基于当前油价的预测,隐含的结论是当前油价是未来油价的最佳预测指标。事实证明,即使是“期货”合约中的石油价格也不能有效预测未来价格。在实践中,尽管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不同,但差异通常很小。当新的信息导致现货价格变动时,期货价格在每个时间范围内以相同的方向变动。这导致了一个多余的结论,即当前价格是未来价格的最佳预测因素。羊群本能影响许多人基于即时经验和主导期望进行预测。在过去50年的前半期,地缘政治和对石油峰值的预期影响了对油价的预测。下半年,对需求和供应增长的预期影响了价格预测。
“储存回报”理论也被证明不足以预测未来价格。根据这个理论今天的价格取决于今天的供求明天的价格取决于明天的供求。同时,今天的价格通过存储成本与明天的价格相关联;而今天的供应通过决定今天的存储量和明天的转移量而与明天的供应量相关联。
如果我们假设不存在欧佩克减产或中国需求增加或廉价石油供应减少这样的事情,原油价格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字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统计预测方法。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我们理解了某件事情,我们就能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油价是一个有趣的经济变量的例子,如果我们理解了它,我们就完全无法预测。
#西方石油OXY# #中国海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