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佛山要保持转型定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传统产业分量重,在工业结构、智能制造、数字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是制造业大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佛山力争3年内推动85%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段树军

各地2024年一季度数据公布后,佛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佛山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佛山2024年一季度GDP总量为2872.65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不仅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排名最后,在全国26个“GDP万亿城市”中也垫底。

2023年,佛山市GDP增长5%,增速高于广东全省0.2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1.3万亿元,成为广东经济第三城,工业总产值更是超过3万亿元,晋级“中国工业第四城”。

2024年一季度,佛山经济增长为何“失速”?

我们来看一下佛山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第一产业增加值47.5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00.65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44亿元,增长2.7%。作为制造业大市,工业在佛山经济结构中占比近六成,第二产业下降0.3%,直接导致佛山经济增长“失速”。

佛山市统计局表示,“佛山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过去两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叠加房地产下行影响,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很长一段时期,佛山以家具、家电和瓷砖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密切相关,房地产不景气,直接影响佛山工业增加值。此外,佛山一季度外贸出口大幅下滑,更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一季度,佛山家具及其零件出口42.4亿元,同比下降50.8%;陶瓷产品出口25.1亿元,同比下降51.7%;服装出口22亿元,同比下降77.4%;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16亿元,同比下降74.7%。

接下来,佛山怎么办?

其实,佛山清楚自己的问题:传统产业分量重,在工业结构、智能制造、数字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这也是制造业大市面临的普遍问题。

2022年7月,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十大特色制造业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破解佛山“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问题,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为推进“数改智转”,佛山市发布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推出25条具体举措,配套财政资金100亿元,对制造业转型进行全周期奖补,数字化示范工厂最高奖励2000万元,固投最高奖励1亿元;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

佛山每年遴选认定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示范车间、标杆项目,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转型阶段的企业提供对标样本。目前,佛山已打造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灯塔工厂”2家,打造示范工厂73家、示范车间198个。

2023年,佛山完成工业投资1509亿元,增长31.8%;工业技改投资892亿元,增长33.7%。佛山的目标是,力争3年内推动85%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产出周期相对较长,佛山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但竹子扎根的启示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所以,佛山要保持转型定力,沉疴新疾,屋漏逢雨,都不应阻挡佛山转型的决心和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