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PoloYu: $宝信软件(SH600845)$ 这个还行//@PoloYu:回复@绕个大弯:美国SaaS他是建立在商业软件付费基础上,逐渐演变成订阅模式的。
比如微软能够无缝分销到世界1000强企业,这是一个低成本的获客能力,这也直接帮助微软转型云服务;而美国法律严厉打击盗版,整个市场跟中国白酒是差不多的一个逻辑:高毛利,高盈利能力。假如假茅台没人打击,我相信茅台也做不起来。
这样你最终会出现很容易成长起来的一些软件传统巨头,Adobe,微软等等,这里面就会培养出一大批收入极高的高级工程师人才体系,这是一个很通畅的逻辑:有付费,有商业化,软件的毛利90%以上,养活一大堆工程师,然后能力复用在其他赛道。
比如微软想要进入任何软件赛道,他有足够的钱,有足够的人才,AI这件事上就是这样,azure也是这样,Office 365也是这样,包括teams,包括Xbox,他几乎可以随便践踏那些薄皮saas对手:被teams摁在地上摩擦的slack就是如此。未来更多应用层的saas也会被微软抄走。
反观,中国一开始就有盗版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商业软件行业因为怎么也商业化不了,招不到什么高水平人才,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其实很小,没什么才华,同时也没有特别好的优质客户。
然后第二个问题是,因为中国政策上要搞数字中国,要搞企业协同,所以给了很多这个行业的红利,和政策扶持,这样又进一步增大了这个行业的供给,投SaaS的VC,互联网巨头的协同办公,还有一堆AI薄皮,数字化薄皮,云服务薄皮企业,都助长了这个行业的免费供给,让付费意愿进一步下滑。
最终,等于说在优质需求本身不大的情况下,又猛增了很多低水平供应,供需严重不匹配,这个行业不赚钱的原因其实也就是这两条:在大多数saas从业者说不赚钱的时候,很多客户都会说,其实有钱找不到想用的软件。
对创业者来说,做深度垂直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我见过一些做光伏saas和制造业saas的小公司,赚了很多钱,而且未来也会被并购;另一方面从行业本身来讲,互联网融资热潮结束可能是更好的事,这么多软件人才从无关的业务里被解放出来,也是一个好事。
引用:
2024-05-16 17:18
上一代互联网,batj字节,经营十几年之后,其实都有很多负资产,很多流量业务最终没跑通,比如,长视频,长音频,新零售,村村通,生鲜,VR头盔,协同办公,云,影业,文娱,体育,教育,区块链,自动驾驶,芯片,智慧城市。
最终赚钱的业务模式,可能只有广告这一种形式。字节的短视频和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