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人能做投资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981回复:549喜欢:4066
前不久我收到中国铁道出版社寄给我的书《关灯吃面》,这本只谈亏损的书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生于1979年,我的投资故事》。实际上它是我的个人简历,写于2013年,当时为了所在公司做宣传而写,标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后来被我放到网上,估计看过的人不少。不论是我的网名还是简历,都会让大家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对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因为亏损而出名,最早是2009年底的《港股一年祭》,最近的是前不久被媒体翻出来写于2013年底的《从两地市场差异来看港股中的陷阱》。

很明显,我失败的投资经历表明我是一个傻瓜,最多是被小聪明所误的傻瓜。曾经有很多热心朋友语重心长地劝我,为了老婆孩子得放弃股票。其中给我打击最大的是当年我很敬重的“水晶苍蝇拍”和他的老师“徐星(张东伟)”都断言犯过重大错误的人根本不适合做投资,虽然他们并不是专门针对我所说,我也没见过他俩。

我于2013年正式转为职业投资,尽管已经能养家糊口,但内心深处仍然强烈地缺乏安全感。因为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圈,我清楚地知道无论先天的智商还是后天的学历文凭背景经历,我都毫无疑问的处于劣势,回首过去10年更满是悲惨的教训。

常常有网友问我一些如何做投资、财务分析和找投资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去年高瓴的张总也曾问我:他说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受过如耶鲁的高等教育,所以对很多投资理论有理解,他很奇怪我没有受过正规投资教育,为啥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他想了解草根的生态环境。

既然人家问我,不论是想当正向借鉴还是做反向参考,那我都反思反思,理一理逻辑,想想我这种傻人到底能不能做投资。

投资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高收益


去年参加雪球嘉年华活动时,我的演讲主题是《做高概率下的高赔率投资》,我认为做投资本质上是要解决概率和赔率的问题,概率是确定性的高低,赔率是盈亏比的大小,赔率是市场基于概率信息所反馈出的利润预期值。

市场的职能是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当市场认为一项资产的确定性很高时,它不会配很高的预期收益率,比如银行存款、国债,比如白马股。反过来,确定性低的次级债、垃圾股问题股、衍生品等,它们会配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否则就没有人关照了,P2P、民间借贷都是如此。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说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排序,不如说按高确定性和低赔率排。比如现金的确定性最高,它列在第一位,无形资产等确定性低,它排在后边。我们都知道现金本身是不会增值反而会贬值的,即它的赔率很低。我认为资产表上列的其实都不是资产,而没法列的才是真正的资产,比如人力资本和并购时产生的商誉,它的赔率很高。

不确定性包括风险但并不等同于风险,最近大半年我在PE工作,实地调研的企业近百且都是直接与老板们对话,包括看资料的企业估计有二三百家,也接触过各类金融企业,我发现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担保信托资管券商基金P2P等,大家为了提高确定性都在干转移或分散不确定性的活,因为大部分人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我认为价值来源于寻求确定性的高赔率,这个价值从企业的角度看源于经营管理能力,从投资人看是风险管理能力。一味追求不确定性的转移或分散,把交易建立在没有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那获得的只能是平庸的回报率。

有人会说,现在的银行及很多其它金融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啊。没错,金融玩的是一个用信誉做杠杆来撬动财富的游戏,如何给自己增信是赚钱的关键。国家机器的背书或企业历史的沉淀是增信的主要方式,如果是个人或新公司,那么能力的积累和品德的证明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高大上的办公室、光鲜的外表、坚定的宗教信仰、激动人心的口号都成了增信的捷径,骗子和老千股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么,老实巴交的傻人怎样才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然后增信呢?

经验的积累是参照坐标系的建立和完善


要识别风险,拥有投资判断能力,关键是自己有一个参照比对的坐标体系,否则根本不知道是非优劣。这个坐标体系如何能尽量接近客观真相而不刻舟求剑,取决于持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本质上,前人的理论和我们的经验都是归纳逻辑,演绎法最终也还是归纳法,而归纳法会不完全,所以得动态调整。

任何投资方式都只是锚的对象或者说参照体系不同而已,这个参照体系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有不变。有人擅长从变化中总结不变的规律做价值型投资,有人善于洞悉不变中的变化做成长型投资,也有人能跟随变化做趋势型投资或投机。

一笔交易的达成,都源于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判断,在同样的时刻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却做出完全相反的决策,就是因为买卖双方的学习经历、所处的阶段、面对环境不同而参照体系不同。

如果从企业分析的角度看,我想座标纵轴可以当成是企业包括管理者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横轴可以当成是同行、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和上下游甚至是整个宏观经济的格局。两条轴拉得越长,分析标的物的定位相对就越接近真相。

我发现国内老板们习惯线性思维,过去三十多年经济的持续奇迹不断强化了这种路径依赖性。顺风时高歌猛进急剧膨胀暴发,但进攻全力防守几无,强投资弱融资迷信杠杆,无视资产配置组合的周期性与现金流的持续性,当行业大环境或供求关系逆转后,难断臂求生而让整个盘面变成死局,最终其纸面财富全部灰飞烟灭。

天赋异禀经验老道能力过人的老板们,况且会刻舟求剑,我这样的傻瓜又怎么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参照坐标体系呢?

进取、专注、独立思考、坚持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这4节话有先后顺序。我儿子智商比我更低,为求安慰我只能选择“因材施教”,经常反复同他讲以下4点:

一、进取并注重声誉,做人真诚


易中天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说:资源禀赋好会死于安乐,穷山恶水逼迫创新生于忧患。我教儿子游泳的时候告诉他,游泳池里有40厘米深的安全区、1米深的延展区和1.6米深的恐慌区,小BB玩的安全区你永远学不会游泳,而成人游的恐慌区你脚挨不到地也学不会,只有让你不那么舒服但又不至于恐慌的延展区才能学会游泳。

社交圈也是这样,和比你弱的人在一起你会很自在,腿怎么翘都舒服,但他们只能给你安慰不能帮到你。和高富帅白富美呆一块你会恐慌,人家也没理由帮助眷恋你。社交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真正能帮到你的永远是比你强的人,至少在需要帮忙的方面比你强。婚姻和恋爱其实也是非常讲求门当户对的,文学著作和经典影视之所以粉丝多,那是因为它不合常理太罕见,比如正处历史大变革时代。

有效的学习和社交不会让人很自在,当你进步了,感觉到自己很自在安全时,学习的圈子就得不断往深水区移。社会在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自己得不断学习进取。

前不久电视里播《平凡的世界》,大家都拿孙少平和《红与黑》里的于连对比,很多人不耻于连为出人头地而攀附权贵,赞赏孙少平任劳任怨淡泊名利,认为孙是励志英雄而于是社会叛逆。但现实中孙与田能开花结果吗?仅从学习进取的角度看,我认为于连对孙少平错。趋利避害是动物本性,自卑只是弱者真情流露,自信来源于学习进取累积的底蕴而非自欺欺人的口号。

司马光以品德和能力做坐标,按象限将人分4种:第一象限是德才兼备的贤人,三象限是无才无德的愚人,二四象限分别是才胜于德的小人与德胜于才的君子。贤人和愚人比例较小,小人和君子多。

在进取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是必须的,因为声誉才是人最重要的资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不可分割。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信用的破产,哪怕你一无所有,但只要信用还在,就还有翻身的本金。金融业靠信誉来撬动财富,更要珍惜自己的羽毛。我始终觉得,人品不行投资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应该说在任何行业都成不了大气候。

二、独立思考同时也有包容,利用好奇心并注重常识和逻辑


没有进取心就不会读书行路无名师指路,有了进取心,但方法错了也不行。知与识有区别,知只是被动的接收了解,没有独立思考的话不会有识,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仍然只是书呆子死脑筋,只会刻舟求剑,知行不能合一。学历文凭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甚至不是必要条件,至少这话自我安慰比较好,我们公司的那些博士同事就常常开玩笑自嘲“知识改变命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很多时候会是乌合之众,就像现在的A股,别看每天都被大妈蹂躏,持续强暴了大半年,大妈们是典型的无招派,亢奋时伤杀力惊人,但高潮过后几年没精神,短期威风的背后是长期任人摆布宰割。这完全是注定的结局,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

不过我们也要反过来想想,大妈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确实是能左右或决定市场的,那么这种情绪是不是可以利用及该如何利用呢?而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就一直被岳母娘们左右,随便一个买房的大妈都强过大部分股票老手,“理性”如我的人则反复被打脸。

所以有时候我自己认为的独立思考也未必对,过份独立思考可能就是刚愎自用,得有良好的包容心。保持好奇心会是独立思考的动力,而注重常识和逻辑可以推理出是否需要包容还是得偏执,大胆地假设小心的求证。

三、专注但不排斥全面,个人做差异化定位


团队都讲究互补协作,因为同质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但互补需要包容分歧。分工能提高效率,协作可减少摩擦成本。恋爱和婚姻也是这个道理,吸引和诱惑来自反差和新鲜感,对比越强感情越烈,但持续性很快就会出问题,事物总是两面的。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同,完全复制别人没有意义也不会成功,个人和产品应该专注和做差异化定位,全才和成功的多元化毕竟是极少数。古人说: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爆炸交友泛滥,大家都在被迫拼命做加法,比如频转载多关注加好友。但人的精力和才智毕竟有限,加法会导致短视、肤浅、浮躁、虚伪。所以在做加法的同时必须不断做减法,才能长远、深刻、专注、真诚。做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手艺人,才能突出自我并财务自由。

个人和企业要积累财富,首先都得突破盈亏平衡点,收入规模的扩大要优于成本费用的下降,一个月工资三千块的人怎么省也是月光族。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经营企业,专注将不疾而速,多元会欲速不达。

曾经在和几个基金老总吃饭时,有人说他手机通讯录里有上千个联系人,但他碰到财务分析的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名字是我。我想若他讲的是真话,那说明我的定位就对了,我在他那,在朋友圈或是公司团队里的价值就出来了。我在某个地方比别人强,我对别人就有价值,而别人在某些地方又比我强,那么他就能帮到我,这个社交圈会良性循环。如果我样样都比别人差,或者我有的别人都有,那我就没有价值。

有些朋友问我怎样才能转为职业投资,比如做一个研究员,我想常规的方式要么是高学历文凭,要么得某个实业的专家,但也有一条捷径:如果你长期研究某一只有一定规模的股票,把它搞得非常透,包括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争取做到市场前几名并且在网上持续地分享,那么我相信一定会有机构主动找你,这种案例我见了好多,包括我自己的经历其实也类似。

但真要做到全国前几名,除了专注也需要全面,因为一个公司或一个岗位职业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受到很多因素和变量的影响,兼容并包有助于正确的专注。先有自我学习和实践上的专注,然后才会有朋友的点拨和名师的开悟。学习、实践、交友和拜师,都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参照坐标体系。

四、坚持也常反省,相信时间会是价值的朋友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由空间和时间组成,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很多东西是会水到渠成的,不必苛求。正常人在任何领域,当刻意练*达到1万小时以上时,就能达到专业级的水平。

我粗算了一下,我关注投资10年,所耗费的时间估计有5万小时,和全国煤炭发电小时差不多。当然我是比较蠢的类型,天赋高的聪明人只需要水电、甚至是风电光电的利用小时就够了。我不如别人,那是因为人家聪明还像煤电一样,甚至核电一样地利用时间。

投资和为人处世都是一场马拉松,起点无法改变也并不重要,短期会有很多偶然因素,有噪声有运气,这正是魅力所在。当然,坚持的同时也需要常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建立和完善参照坐标体系,进取并注重声誉、独立思考同时包容决定了方向,专注但不排斥全面会增强力度,坚持也常反省能把握好节奏。

我想,只要自己建立了良好的参照座标体系,获得了风险识别能力,拥有了赚取高于平均回报的水平,钱自然会来找我,因为钱比我聪明。当人品和能力被信任后,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营销并不难,声誉会是最大的杠杆。

注:原文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武夷派掌门人2017-11-18 19:56

又臭又长,我们很忙,,,

福田机器猫12017-08-06 20:18

优秀离不开良好习惯:勤奋,自律,反省,专注 尤其是信息泛滥时代,需要静下来无视干扰专注学习,下半年多走动多去看,自我提高,深耕自己领域,知行合一。

岁寒知松柏2017-04-02 22:50

谢谢夸奖

Ellajovi2017-04-02 22:34

收藏几天了 一直没能静下心仔细读 岁寒兄的文字仿佛有大智若愚 功底深厚而不外露!希望自己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 能达到这种境界

信皆2017-03-31 17:53

讨论已被删除

易投圈2017-03-31 15:19

人傻不代表你努力之后没有成果,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努力总能让你超越很多人,找准自己的定位,怎么投资?如何投资?首先确认自己目前的阶段手里可移动资产,在人民币现在持续贬值的情况下,我感觉适量的股票以及基金可以去配置,大部分的资金可以通过一些财富平台,类似于海鸥财富等,买一些中资美元债,以及香港的保险等能让资金保值的产品。自己不要去乱买,要有针对以及目的性去理财。

文武不全2016-06-27 16:52

讨论已被删除

萧扬2016-04-04 00:09

人民群众很多时候是乌合之众;正常人在一个细分领域努力达到1万小时,一般都能接近甚至达到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