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赚:中概互联月线【底分型】购买思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7

关于$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这只基金,我的购买逻辑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介绍的比较清楚了,那么这次想通过这篇文章说一下,为什么我比较看重月线上的底分型购买逻辑,也算是把思路整理出来供自己以后改进之用。

一、操作思考

月线上的底分型的出现,意味着上涨的可能性加大,注意,这里只能说是“可能性加大”,并不代表一定会上涨,也会有很大的可能出现上涨后继续下跌,甚至出现新低。那么如果看月线底分型进行投资的话,前期下跌的走势、出现的位置和底分型的形态就会非常重要,因为中概互联月线的K线图回撤数据不多,这里拿创业板ETF举例:

从2015.6到2019.2,创业板一直处于月线上的下跌走势当中,其中比较明显的底分型出现了3次,分别是2015.10【点位1】、2018.3【点位2】和2019.2【点位3】,站在现在,从图中我们是可以看到点位3的底分型是真正的底部,前面二次均为假的底分型,但是,如果站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区分底分型的真假,那么,我的拍脑袋买入的思路是下面二个原则:

1、所购买的标的,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月线级别)的下跌的,如果月线上均线没怎么纠缠,那么这个底分型最好不要碰,譬如点位1,下跌的风险是很大的。当然,如果不买,后面一旦涨起来,上车的机会可能就没有了,但是,指数基金有这么多,为什么非要单吊一只呢?

2、出现底分型买入后,采用“价值平均策略“”,根据每月的基金净值进行资金上的再平衡,直至在月线上涨趋势中出现顶分型后卖出。价值平均策略的好处是,在下跌或者上涨、甚至是横盘当中,可以被动的低买高卖,降低成本,如果不知道“价值平均策略”的使用方法,可以百度上搜索学习。

但是“价值平均策略”带来二个问题:1、在下跌途中采用这个策略,需要有一定的补仓资金。2、在上涨途中采用这个策略,随着基金数量的不断卖出、所投金额的不断减少,上涨所获得得利润是逐渐减少的。

那么,就有二种投资方案可以比较一下:

方案一:底分型买入后,不管走势如何,每月按照“价值平均策略”进行再平衡,直到卖出。

方案二:底分型买入后,只要不跌破新低,一直持有不卖出,保证上涨期间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注意,是利润,不是利润率),如果再次跌破新低,就采用“价值平均策略”,进行被动补仓。

到底哪种方案更优呢?还是用创业板ETF进行数据回撤做个比较看。

二、资金模拟使用

投资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1、原始资金:50万。

2、底分型出现后,一次性投入:40万(80%仓位)。

3、预留补仓资金:10万(20%)。

4、补仓资金够不够:暂不知道。

三、数据回撤

1、假设在第一次底分型【点位1】出现后,一次性投入资金40万:

回测图表:

图表总结:

回撤结论:方案一的利润比方案二的利润要少,但是利润率比方案二要高。而且如果真的不小心买在了下跌的路上,这二种方案加仓所需要的资金都比较大,但方案一的回本速度会稍微更快。可以看出,买的点位是非常重要的,后面还要亏多少、多久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就靠它了。

2、假设在第二次底分型【点位2】出现后,一次性投入资金40万:

回测图表:

图表总结:

回撤结论:同前面的方案比较结论一样,我更喜欢方案一,利润率高,虽然利润同方案二比起来少了4万元,但是总的投入资金少了一半。

3、假设在第三次底分型【点位3】出现后,一次性投入资金40万:

回测图表:

图表总结:

回撤结论:同前面二个底分型点位买入的回撤结果相同,方案一用13.3万的本金赚取26.6万的利润,方案二用40万的本金赚取了32.5万的利润,虽然方案一的利润比方案二少了6万,但是相对于本金的投入,二个方案利润的差距并不大,方案一的利润率比方案二要高出一倍多,随着上涨期间的资金不断取出,方案一的资金利用率也会更高一些。

四、回撤数据总结

1、一只基金或者股票,其月线【底分型】出现的次数相对于日线、周线来说不多,走势相对也会比较稳定。但是毕竟下跌途中还是有假的底分型出现,而且一旦买在半途中,回本或赚钱的时间会拉长很多,同时利润也会少很多,所以,关于$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这只基金的购买,我是通过日线来设置几个买点,分摊下跌的风险,而且时刻也在关注月线,一旦月线级别出现了我计划中的买点,我会把剩下的仓位都加上去,同时留下20%的资金量作为后续的再平衡资金。

2、月线【底分型】买法还有很多,但是我倾向于这二种买法,对于我来说比较安全,而且买完之后,每月才做一次平衡,期间价格的起起落落,可以不用放在心上,心态也会好一点,但难点就在于预备金可能会出现不足,这点需要个人平时有一定的资金来源。

愿大家都能在股市中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赚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