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1
$恒生指数(HKHSI)$

港新股变“垃圾站” 夜店第一股上市一年大股东跑路

          2016年04月25日13:57  新浪港股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港股level2行情 翻看机构底牌

  新浪港股讯 4月25日消息 据香港明报报道,近年香港新股市场乱象丛生,上市公司质素每况愈下。原本高水准的主板,新股极速发盈警变家常便饭,更有老板“跑路”、押股被斩仓、假股票等状况频发,差异程度变本加厉。业内质疑“垃圾股”越来越多,敦促监管机构尽快检讨监管规则,有市场人士吁新股上市审批权应移交证监会。

  过去两年,主板上市不足一年发盈警的新股逾20家,强泰环保(0.52, 0.00, 0.00%)(1395)更创史上之最,上市翌日就发盈警,令人瞠目。今年19家主板上市公司中,保发集团(5.45, -0.43, -7.31%)(3326)和年年卡(0.81, 0.00, 0.00%)(3773)分别在上市后不到一个月发盈警。

  近年更出现新股老板走佬这种奇景,内地服装零售商诺奇(1, 0.00, 0.00%)(1353)上市仅半年,老板丁辉就将上市集资款席卷后潜逃。最戏剧化当属恒发洋参(0.093, 0.00, 1.09%)(0911),大股东杨永仁抵押公司股份借孖展,惨被斩仓,陷入财困,最后将控股权拱手他人。还有长港敦信(0.51, 0.00, 0.00%)(2229)大股东抵押给债主的股份,在债主售股时却被疑是假股票。

  新股以卖壳为目的亦不鲜见,夜店第一股Magnum(2080)上市后频发盈警又关闭会所,一年后被卖盘,大股东套现走人。还有电路板商恩达(1480)和集成伞业(1.2, 0.05, 4.35%)(1027);以及上市不足3个月就被揭露账目有问题的天合化工(1619)等,各式各样的出事理由不一而足。

  中资投行:做好调查避免“中招”

  有中资投行人士表示,新股问题发生得如此频繁,一定会对新股市场造成影响,会做好尽职调查,避免“中招”。他认为港交所只是监管者,不是法律制定者,对符合披露条件的公司无计,只能更多从市场上引导“良币去劣币”,并指出现问题较多的保荐人生意会越来越难做。

  亦有意见认为,新股问题频发,港交所责无旁贷。香港投资者学会会长谭绍兴表示,质素较佳的公司已经基本上市,港交所为求数量,放入太多垃圾股,以至于近期新股素质堪忧。针对新股问题频出,港交所除与证监会检讨上市规管外,也似乎努力“出招”。如去年发出指引,规定公司“卖壳”前的“瘦身”行动须获75%独立股东支持,以及集资后现金水平若过半,会被视为现金公司要重新上市等。

  谭绍兴:港交所求量 放入太多垃圾股

  不过,谭绍兴直言,所谓指引全都是不实际的花招,包销商可以用其他方式绕过。他指新股问题要从源头羰植拍芨本解决,首先港交所应该将上市审批权交给证监会;此外因上市1年就可以卖壳,而金融机构不看股价只看壳价,诱使大股东抵押股份,若规定10年内不予卖壳即可杜绝此类情况。

全部讨论

2016-04-26 19:35

新股起码要有两年业绩才好買

2016-04-25 21:26

天下乌鸦一般黑

2016-04-25 18:53

“上市审批权交给证监会”
点评:各有各的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