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报章名称:信报财经新闻
报导类型:港股
报导版面:A02  |   要闻社评
港股通「解放」 北水可买期指ETF 陈家强:纳入细价股 额度将提高
「沪港通」推出4个月以来成交未如预期,但「改革开放」及「深港通」已如箭在弦,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昨天证实,年内会将「港股通」可投资范围扩大至部分细价股、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及指数期货,而北上及南下资金额度亦将提高。证券界人士估计,指数期货会较ETF受北水欢迎,但有A股股民认为,即使落实上述改革,港股亦无甚吸引力。
内地多名财金官员在两会期间透露,「深港通」将于今年内出炉,投资范围及额度均有望扩大。陈家强昨称,短期内会公布「深港通」细节,下半年推行,届时「沪港通」及「深港通」的额度亦将加大。
目前北上「沪股通」每天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下同),总额度3000亿元;南下「港股通」每天额度105亿元,总额度为2500亿元。陈家强表示,推出「深港通」后,本港投资者买卖沪深股份会分开两个配额处理,而内地股民投资港股则沿用一个额度。
新股未列买卖名单
「沪港通」去年11月推行至今,额度使用情况未见踊跃,「港股通」尤其冷清,陈家强笑言,「沪港通」的额度从来不是销售目标,而是避免资金急速涌入令市场过于波动。他形容市场对「港股通」反应「理智」,并指南下交投有增长,中港两地均满意「沪港通」运作,故同意未来再增加额度。根据港交所(00388)资料,「港股通」买卖成交额去年12月为137.4亿港元,今年1月升至307.19亿港元,仍远低于同期「沪港通」的1209.23亿及998.86亿元。陈家强承认须多推广「港股通」,正与港交所研究。
他说,「港股通」将来亦会扩大至部分细价股、ETF甚至指数期货,虽然未必赶及在「深港通」面世时一并纳入,但年内应能落实。不过,两地新股仍未能纳入买卖名单,A 股股民50 万元的投资门坎暂时亦不会降低。
A股散户泼冷水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总裁许照中认为,内地股民对ETF认识不深;相反,指数期货可能较合散户口味。据他了解,不少内地投资者也有沾手本港期指,当中又以恒指期货较受关注。
有投资港股的内地散户方先生则表示,对港股ETF兴趣不大,除担心流动性不足,亦因曾投资细价港股损手,对整体港股较悲观。问及会否透过香港上市的ETF投资欧美股市,他最初表示不知道有欧股及美股ETF,随后又说:「还是买自己熟悉的市场吧。」
 
S style='font-size:7px;mso-bidi-font-size:8px;font-family:Helvetica;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color:black&#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