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医药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医根植于中国传统古文化,古代对于事物的规律认识也分成了五个层面,道法术器势,道相当于西方所说的哲学,中医本质上是属于“道”的层面,却自称为岐黄之术,相比于“空手道跆拳道”之流,可见中医人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非常的谦卑。如果把中医比作一颗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给予这棵大树繁殖的土壤,中医的衰落也可以折射出中国文化的衰落,一片贫瘠的土地长不出一颗参天大树。但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强盛,中医药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中国文化不断输出,尤其在疫情期间中医药的强势表现,让国人以及西方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低调的东方医学。

中医是立体的,现代人认为西医对中医是降维打击,以为西医已经发展到分子亚分子水平,而中医还在玩阴阳五行,从时间轴上看是明显落后的。但从研究框架上来看,西医就是研究人体的,把人体分成许许多多的功能区,对应辅以各种各样的仪器,各种科室,医生看病只需要看仪器出来的报告,根据报告开药或者进行手术,千人一药,是群体化用药治疗方案。再看中医,中医不直接研究人体,而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间这一大环境之中,所谓“推天道以明医事”,远观诸物近察诸身,所以它不是纯粹的人体医学,而是天人合一的学科,探求整体的动态平衡。中医虽然没有够科技的设备,但完全可以通过望诊、问诊、脉诊来判断人的身体状态,无论是方剂用药还是针灸,所体现的是千人千治,是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的疗效是立竿见影的,西医是以药养命。中医没有利益集团所期望的用药依赖性,对于病人症状是显著减轻的直至平衡,停药之后也不会复发,更不会产生其他副作用,但凡看过一些中医医案的都知道,方剂用药讲究君臣佐使阴阳调和,讲究配伍严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发表名剂桂枝汤,是用于太阳病感风寒表虚证,它不是仅仅治疗头痛恶风发汗表虚,如果只是发表解肌,用一味君药桂枝加一味臣药芍药就够了,它们解表祛表邪的力量很强,但是同时会伤到肠胃中的津液。而生姜红枣恰恰能够补回来,同时佐以炙甘草以解毒,这样攻邪而不伤正气,这样的用药理念在西医上是看不到的。

中医是科学的,只是不够科技,顺应四时,和于节气,蕴藏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

中医本身是低成本的,五谷菜果、鸟鱼虫兽、草木金石,皆可化成一碗碗祛病延年的汤药。

中医是饱含人性的,病温肆虐,闭门绝户之时,唯有医者若己所病,感同身受,直面浩劫,悲天悯人,皆如至亲之想,是人性至善的最佳诠释。

对中医学认识足够深刻的投资人会摈弃一切化药以及化药产业链的投资。

$广誉远(SH600771)$ $中药(BK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