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8回复:29喜欢:4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如何看待近期光伏行业涨价潮?

近期,光伏上游环节纷纷涨价:硅料价格坚挺,非但没有迎来前期一直预测的下跌,反而创出了新高;隆基和中环也随之上调硅片价格;通威紧接着上调了电池片价格。

这就给下游组件造成了压力,本来组件价格就处高位,终端价格处于临界点,如果继续上涨,高于2元/W国内就吃不消了,于是上周五就传出了停工减产的消息,光伏板块股价也遭遇调整。

于是大家又觉得光伏行业太内卷了,已经能够做到平价,却因上游价格高企,严重影响下游需求,光伏产业链部分环节处于行业景气、盈利薄弱的困境。

我谈谈对于光伏产业链的理解:

首先,光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于其最紧缺环节,近两年就是硅料环节,最终能生产多少光伏产品,是由硅料决定的,也就掌握了话语权,赚取了产业链中大部分利润,硅片传导价格能力强,也能获取较多利润。

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相对比较弱一些,有些二三线厂家甚至还要亏损,隆基去年的业绩不如预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低价组件订单的影响。

这次传出受到上游涨价,下游停工减产消息也是基于此,二三线厂商赚不了钱就不干了;但今年一线组件商,尤其是国外渠道通畅的一体化企业影响并不大,国外对光伏价格不敏感,因为其它能源价格更高,急需用光伏进行替代。

其次,优秀企业可以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战略调整,比如国内与国外的切换,集中式与分布式的切换。2018年由于“531”政策,国内市场急剧萎缩,$隆基绿能(SH601012)$ 就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三年时间就成为组件老大。由于分布式相对于集中式,对于价格的容忍度要高一些,分布式装机量在去年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首次超过了集中式,隆基在涉足BIPV建筑光伏后,最近又启动了“向日葵”计划,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户用光伏产品。

这两年不怎么赚钱的电池片和组件,在今后可能会改变竞争格局,电池片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替代,由于技术路线还不明朗,扩产进度明显不如其他环节,未来也有可能成为紧缺环节,如果推出的新技术又能领先几年,那就更诱人了。

组件看起来比较容易扩产,门槛比较低,其实它也需要有类似消费赛道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有着“可融资”属性,有一定资质,其产品才被金融机构承认;有一定的期货属性,小公司接了低价订单后,到了实施时会亏不少,于是就毁约,去年就有不少毁约;上规模后,有渠道优势的,还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节约物流成本。

最后,由于这两年硅料成本高,光伏企业纷纷采用扩大尺寸、薄片化,提升切片技术、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等等降本手段,其中有一些是牺牲组件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光伏终端产品处于室外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并且要使用二三十年,有些产品看上去很高大尚,科技感十足,但并不一定能经受地住时间的考验。

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但毕竟还是个新兴行业,期间的技术变革、发展路径中经常充斥着各种“鬼故事”,我们不仅要看其怎么说的,更要看其怎么做的;光伏行业有着与其他行业相似的运行规律,但也有着其特性,我们会继续密切跟踪,提升认知,伴随其共同成长。

周末码一篇短文,作为对年中总结的补充,记录一下我对光伏行业的跟踪情况:目前的涨价潮反映了市场强劲的需求,当前阶段主要还是赚以欧洲为代表的国外的钱,以国内为主的和二三线组件厂商会受到影响;这是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波动,大风大浪都经历了,不必在意;未来重点跟踪电池片技术路线落实情况,硅料价格下跌时间虽然推迟,但早晚会来,届时集中式项目重启,分布式仍有大发展,其中户用模式可能也会走通;光伏每个环节各个细分领域时不时也会出现“明星”。@革子2019 @阿笑笑嘻嘻嘻 @八音666 @金鹏鸟 @韭菲特飞行记 @不疾而速H-宁波 @月湖汇励波

2022-08-22 09:08

mark

2022-07-04 19:23

2022-07-04 08:17

2022-07-03 16:33

云海您成本大概多少啊?

2022-07-01 13:33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