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房企遭股东“逼宫”,今日股价离奇涨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来源: 风财讯

5月22日A股地产板块再度爆发大涨,多股封板涨停,其中天宸股份(600620.SH)今日一开盘即横冲直撞,15分钟左右股价直拉涨停。

“上海地产大王”叶立培创立的这家老牌上市房企,沉匿多年突然“爆发”。而这背后,天宸股份与股东杭州清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清哲”)之间的矛盾被摆上了台面。

杭州清哲是一家私募机构,2023年开始通过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断增持天宸股份,至今仅一年时间已成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近日,杭州清哲向天宸股份“公开喊话”:要求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回购股份;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在新能源等的转型计划和措施。

谁料,天宸股份公开“回怼”:没有闲置资金回购、转型要求不合规不予提交股东大会。

杭州清哲是何来历,为何刚坐稳股东位置就“慌了”?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际,天宸股份这样的上市房企,会否沦为资本大佬之间的“博弈工具”?

资本入局“两虎相争”

老牌房企沦为博弈工具?

房地产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史中,天宸股份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其前身为上海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联农股份”。1999年9月,叶立培实控的上海仲盛虹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仲盛虹桥”)通过收购法人股的资本手段,成功控股天宸股份。

自此叶立培成了天宸股份的“新主人”,并借机与上海国资产生了诸多交集。时至今日,上海国资仍通过上海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天宸股份4.01%股权

此后近十年间,叶立培以天宸股份为核心,建设了西郊花园别墅、上海银行总部大厦、仲盛商业中心等多个上海知名建筑,并在2012年登上胡润“上海首富”的宝座,一度被业内称为“上海地产大王”。

然而,2010年前后,叶立培再次“赌性大发”,天宸股份逐渐抛离地产业务,开启尝试出租车、能源等业务,曾投资神舟汽车、冠豪高新上海银行等。

不过,叶家全面执掌天宸股份、四处投资试水的局面,很快便被打破。2015年以来,“资本大佬”刘益谦控制的国华人寿通过三只险资产品四度举牌天宸股份。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华人寿旗下传统一号、自有二号、万能三号合计持有天宸股份24%的股权,逼近叶氏家族29.89%的持股份额。

在叶氏家族、刘益谦“国华系”相互牵制的过去近十年间,天宸股份试图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进入环保和教育行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后续,天宸股份逐渐走上了依靠“天宸健康城”项目开发和绿地控股投资分红过活的日子。直到2023年5月4日,天宸股份以小博大杀入光伏行业,这也正是此次杭州清哲主要“发难点”之一。

三股东发难打破平衡?

老牌房企前途变数迭起

天眼查显示,杭州清哲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杨柳、瞿庆海。两位实控人颇为神秘,杨柳在杭州清哲之外还持有一家名为“杭州美呈半导体科技”的公司,而瞿庆海名下则仅杭州清哲一家存续企业。

据杭州清哲投资投研总监杨屹在1月17日的路演内容,杭州清哲持有香港私募基金管理牌照,在港关联公司管理规模约30亿美元(以最新汇率计算,折合约216亿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杭州清哲运作基金数量共约77只。

2023年一季度,杭州清哲首次出现在天宸股份的股东名单之列,其后一年在不断增持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杭州清哲通过旗下清哲和融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天宸股份6.75%的股权,仅次于叶氏家族和刘益谦的“国华系”。

此次发难的关键之一便是天宸股份两大股东博弈期定下的116亿新能源基地转型项目。

据公告,杭州清哲直指天宸股份目前明确转型的大健康和新能源均没有真正有效的举措及实际的成果。

此外,杭州清哲要求天宸股份以不超过8元/股的价格进行回购。这一回购价较5月22日的收盘价5.84元/股,溢价约37%。

自2023年初杭州清哲买入以来,天宸股份股价已累计下跌超47%,这意味着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进场的杭州清哲已出现账面“浮亏”。

此番杭州清哲在股价回购上要求高溢价与此是否有关,暂不可知。但是,在三方资本角斗之下的天宸股份,前途注定变数迭起。

公私募入局上市房企

“活下去”反而更难?

在公私募密集入局上市房企的当下,天宸股份或许正在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一个缩影。

5月17日,央行等多部门密集释放房地产利好政策。瑞银投资也预计中国房地产市场2024年房地产销量和价格降幅会收窄,到2025年6月,中国房地产价格和新开工量将趋于稳定。

受此影响,相关房地产股票持续性走强,也导致上市房企大有再回投资机构眼中“香饽饽”的趋势。

据近日公私募基金一季报披露,中庚基金、兴全基金、嘉实基金、珠海阿巴马资产、工银瑞信、银天使资管等数家公私募机构加仓多家上市房企,包括保利发展越秀地产万科A招商蛇口华润置地滨江集团华发股份金地集团等。

时间再往前拉,2023年12月,“中国私募之王”单伟建旗下太盟投资集团再次成为万达商管的“白衣骑士”。5个月后,有传闻称太盟投资还将驰援中南建设。

不过,资本扛鼎从来都不白干。眼下,正如单伟建最新的公开场合发言所讲,中国的并购领域现在基本上是买方市场,“因为资本变得稀缺”。

在买方握有话语权的当下,前有“泰康系”投资阳光城在经营业绩上出现分歧后巨亏离场,后有天宸股份三大股东资本相争转型艰难。房企们要如何处理好企业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或许才是“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

相关阅读:《绿地股东豪掷116亿杀入光伏,“上海地产大王”会是下一个蓝光?》

出品 | 凤凰网风财讯 作者 | 陈文莉 编辑 | 王婷婷

全部讨论

05-31 00:24

控股股东持股29.89,榜二持股24,榜三持股6.75,榜三和榜一闹矛盾,请问榜二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