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C聚赛龙(SZ301131)$ 聚赛龙,是进口替代or低端化工?道阻且长

结论在前:摘C后或有表现

现在持仓聚赛龙的散户基本以投机为主,对聚赛龙的成长价值基本没有信心,多半是被名字吸引过来的。奈何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纷纷骂娘而去。这是市场环境使然,不沾边新能源,锂矿,数字经济,元宇宙这种概念,业务谈再多都是索然无趣。

对比之前讨论过的华是科技,上市第一天收盘后便做了点评:估值看似过高,实则存在预期差,可以适当释放想象力。最近反反复复炒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虽然好像炒的是东数西算?)

那么聚赛龙,第一印象是,“股未必好股,名字是好名字”。只不过近来的走势,没炒出好名字的高度,反而以打砸为主,庆幸的是疑似有资金勤勤恳恳缓慢吸纳,并不急于拉高出货。当然可以骂他弱庄,但没准人家是夹头呢?(此处嘲笑的表情)

聚赛龙的产品是改性塑料,好听点叫新材料进口替代,高端制造,难听点就是化工,除了和疫情搭点边,2020年趁着疫情发了笔小财,题材还是偏冷门,与概念缠身的华是相比较,缺乏了炒作的G点。行业整体与2021年启动前的刀具行业有点相像,代表股华锐精密欧科亿,都是国产替代,都是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走出3倍趋势,乃至4倍的趋势。

行业趋势点评:
抛开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我们发现改性塑料行业在2019年利润同比上年普遍大幅增长,实属异常(普利特128% 金发科技99% 聚赛龙61%)。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产品原材料,改性塑料其需求与下游市场景气度相关性很高。聚赛龙的改性塑料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家电、汽车等领域的企业,2018年至2019年公司在家电和汽车领域的销售收入合计占改性塑料业务收入的比重在90%左右。受国内外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下游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行业整体销售规模出现了下滑,对公司业绩增长形成压力。


展望后疫情时代,改性塑料依旧潜力巨大。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制造产业的各个领域对塑料材料的机械强度、韧性、抗腐蚀性、耐候性等性能有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塑料材料必须通过改性处理,才能达到和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这大大推动了我国塑料改性产业的 快速发展,改性设备、改性技术不断成熟,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根据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改性塑料产量从 2010 年 705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1,955 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12.00%,同期合成树 脂及共聚物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13%,改性化率由 2010 年的 16.2%增长至 2019 年的 20.4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塑料应用规模仍然偏小。塑钢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塑料与钢铁 应用比例为 30:70,而美国和德国的塑钢比分别达到 70:30 和 63:37,世界平均水 平为 50:50,整体来看,我国塑料与钢铁的比例偏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总评:大家意淫的临停大概率无戏,摘C后或有表现。

全部讨论

2022-03-18 15:18

尾盘竞价活跃,下周将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