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3喜欢:1
$长春高新(SZ000661)$
关于长春的估值,个人认为确实低估了。目前的市场似乎被大机构所主导,头部明显、抱团取暖的现象让人不禁思考,这真的是一个正确的市场吗?
恒瑞三年为例,我不是说恒瑞不好,仅拿龙头来举例,恒瑞作为创新药领域的佼佼者,自19年以来,其上涨预期被市场充分看好。然而,与长春高新相比,三年后的财报业绩和长春相差不到25%,但是市值却高了5倍,不用说其他一些低质量公司了,那简直看不下眼。
说到这里我当然知道恒瑞的产品结构更有想象力。但是如今如今,二级市场的机构在调研公司时,似乎过于依赖想象力,不考虑实际落地的业绩,甚至不乏盲目跟风、模仿明星机构的做法。但问题在于,明星机构与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又是否会影响其决策和判断呢?
同样的业绩增长乏力,为何某些公司却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最近某基金经理的遭遇,或许正是这种市场现象的缩影。这不禁让人思考…
是否长春因为过于稳定、务实,而与大机构之间缺乏足够的利益关系,从而被市场所忽视?在这个充满想象和炒作的市场中,似乎只有敢于讲故事的公司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金。然而,这种建立在想象和炒作之上的市场,究竟能否长久?
或许,随着时间的验证,只有那些真正务实、注重业绩的公司,才能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

全部讨论

写的比较到位,但没写如何监管和政策引导!如近期政策要求加大分红就是对业绩好不讲故事的公司利好,如煤炭是夕阳行业虽没成长性但业绩好分红到位也吸引投资人

生长激素的市场面向小孩年轻人吧,恒瑞的肿瘤药面向中老年,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性质肯定不一样,更别说恒瑞每年的研发费用和之前铺垫的那么多管线了

应该是长春高新还没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

刻舟求剑的估值算法没有用。收益是波动性的

04-26 12:20

你认为有毛线用

04-26 11:58

医药行业一直在下行,都在吹毛求疵,拿放大镜检查公司问题,对其无限放大。生长激素大家都觉得不行了,踩着这么大个潜在地雷,股价不跌才奇怪了。
恒瑞创新药规模上来了,仿制药部分的雷就看起来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