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紧急降息,国内房贷利率全面换锚,我劝你抓紧开始看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北京时间3月3日晚,平地一声雷,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1.25%的目标区间,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降低50基点至1.1%。注意一下关键词,“紧急降息”。这是美联储从2019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息,但上一次“紧急降息”,已经是雷曼兄弟倒闭那年的事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2008年金融危机。

不少人心下一凉,莫非是又一次金融危机要来了?01先别恐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降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降息是为了直接刺激经济。利息下调了,对普通人来说,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降低,但同时社会债务成本也变低了,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去找其他的方法使自己的资产保值,方法无非两种,要么投资,要么消费。投资消费多了,企业利润变多了,于是就会扩大生产,扩大生产又帮助了就业,一环扣一环,市场上的钱变多了,钱也开始更快流通起来了,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变强,最终经济得到增长。但要注意一个问题,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是长期的。市场上的支出多了,等于收入也多了,大家会发现我收入变多了,可物价也慢慢涨起来了啊,和之前没有什么差别,于是再次减少消费,拉低经济。为了防止这样的结局出现,政府就要抓紧在市场被刺激的期间通过调控改善供给,改善产业结构等等,以保证维持乐观的市场表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展开讨论。好了,当我们明白降息的目的是什么以后,就可以开始说为什么美联储这么突然就降息了。确切地说,美联储要降息,是此前大家都能预见到的,50个bp的幅度也并不意外。美国知名券商高盛、摩根斯坦利、美银等在上个月都预测了美联储3月将降息50个基点。2月28日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已经在声明中强烈暗示,美联储将在3月17-18日的FOMC会议上降息。而在宣布降息前半天,传出了G7各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计划召开电话会议的信息,他们将在会议上讨论如何应对疫情以及经济受到的冲击,特朗普则顺势谴责了鲍威尔,催促其降息。出乎意料之外是,还没等到FOMC,美联储就提前宣布降息了。美联储在声明中这样解释降息理由:“冠状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变化的风险。鉴于这些风险,为了支持实现最大的就业率和价格稳定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天决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2月下旬开始,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尽管特朗普此前一直坚称“对美国人民来说,风险仍然很小”,但疫情确实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来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两年期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就出现了倒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负面信号,说明了市场不看好长期的经济走势,所以参与者不愿意进行长期限的经济活动。而市场悲观情绪又会影响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循环之下通缩危机扩大,甚至最终导致经济衰退。而在宣布降息之前,美国的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有不断走低的趋势了。换句话来说,美国在疫情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就已经相当大了。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疫情在美国的扩散使得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上涨,呈现的直接结果就是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了12.4%,美债收益率也创了历史新低。而这个时候,美国有个重大的活动开始了:总统大选。特朗普在还没当总统前就曾经发文称,如果道琼斯指数一天跌1000多,那共同就应该被大炮发射到太阳上。万万没想到,2020年面临这个困境的竟然是他本人!

美国的股市是很重要的,因为美国人的资产大多都在股市里,因此特朗普想要连任的话必定要保股市,于是“紧急”降息来了。前面恐慌的朋友们,到这里可以稍微把心放一放,美联储的紧急降息确实与美国经济下行有关,但与总统个人政治决策也有很大关系。最起码以目前的状况,暂时还不能说我们又遭遇了一次经济危机。02那么,美联储降息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21世纪都过去20年了,世界经济早就实现了全球化,也就是说,任意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都可能引发世界性的影响。上文中提到,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实际上,整个2019年,因为受全球贸易局势的影响,各国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市场避险情绪普遍上升,全球各国都在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因此,从1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疫情的扩散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抗击疫情的影响,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澳大利亚央行便已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澳大利亚利率新低。马来西亚央行紧随其后,在同一天亦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OPR)降低25个基点至2.50%。而在美联储降息之后,阿联酋央行、中国香港金管局、中国澳门金管局均同步下调了5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欧央行、英格兰银行近日降息的可能性也较大,日本央行近期亦加强了对ETF的购买等。全球降息潮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暂时还没有跟上降息的脚步。3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3月4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事实上,自从2015年10月24日的全面降息以来,中国的存款基准利率一直没有变动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没有降息的可能性。在1月16日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LPR改革以后,贷款利率主要是市场决定;与此同时,存款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发挥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对于存款基准利率,未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央行的表态已然为降息的可能性提供了空间。在此前的文章《大宽松来了,只有买房才能对抗通胀》一文中,我就和大家分析过,中国目前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加之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想象得还要严重,即便没有真正降息,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是趋向宽松的。而这时候美联储降息,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更稳定,外资出逃风险进一步降低,为国内进一步打开宽松提供了空间。03既然已经说到降息和货币宽松,那顺着去想房贷利率的问题也就不难了。最近也有不少人来问我,是不是应该转换房贷利率,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LPR加点浮动利率。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房贷利率是一个固定利率,每年的上下浮比例不变,而转成成LPR加点后,则是加点的点数不变。比如:张三之前的贷款上浮10%,那张三之前的贷款利率就是4.9%*(1+10%)=5.39%李四之前的贷款有9折优惠,那李四之前的贷款利率就是4.9%*90%=4.41%如果转换为LPR加点的利率方法(19年12月的LPR是4.8%)那么张三的加点数就是5.39%-4.8%=0.59%,李四的加点数就是4.41%-4.8%=-0.39记住,这个加点数是一直固定的。假如10年后的LPR是10%,那张三的房贷利率就是10.59%,李四的房贷利率是9.61%假如10年后的LPR是2%,那张三的房贷利率就是2.59%,李四的房贷利率是1.61%看明白了吗?LPR的走势非常重要,未来只要LPR低于4.8%,那转换成LPR加点就是划算的。LPR是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时所产生的利率,是一个市场化的报价,由18家银行每个月在MLF基础上加点形成。而MLF就是所谓的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向银行提供借款的参考利率。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全球化的降息潮是必然的趋势,即便国内不降低存款利率,为了刺激经济也必然会放松货币政策。而放松货币政策的重要一步,就是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由此,MLF下调,最终带动LPR走低。换言之,短期内,LPR下行是必然的趋势,而固定利率无论如何都是最不划算的,为什么不换呢?最后,在美联储紧急降息后,各大经济体必然都会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中国也不例外。货币宽松后,必然会有部分流入房地产,且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而一旦中国跟进降息,在限购限贷没放开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刺激换房群体需求,房价趋势必然看涨。我劝大家现在开始抓紧看房,晚了,可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