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目星(SH688559)$ 第二篇,针对流言,本人找了今年海目星的交流纪要,仅供各位股友参考,以上资料均来自网络,大家自行甄别(=^^=)

2022-03-27

盈利情况

早期锂电行业投入大,利润较低;20年由于锂电业务占比大,故拉低公司毛利水平;21年产品逐渐成熟,开始起量,21Q4毛利开始好转;21年公司承接的50亿+订单22年开始验收,毛利情况开始改善。

产能情况

光伏产能情况。光伏业务完全独立,光伏事业群完全独立,目前目前拥有1-2款标准机,研发人员独立于锂电业务,交付能力可达每月200台,但市场订单未有这么大。

客户情况

主要包括宁德、特斯拉、中航、亿纬、蜂巢、比亚迪、瑞浦等。

Q:新项目合作进度?

A:与中航、瑞浦、蜂巢关于新项目合作正有序展开,下游投产计划逐渐清晰,公司正有序推进订单,预期达成把握性高。

Q:4680其他企业相关设备落地情况。

A:目前正接触头部其他企业,但未正式发标书,公司今天正式与华东某电池企业确认业务。另外1-2家在确认阶段中。

Q:TOPCon不同技术团队都有路线差异,是否所有客户都可以应用,还是单一客户绑定?

A:不存在绑定单一客户,但会有保护期,解锁之后全面推开。不同路线领域,是否能全线拉开,决定公司切入速度,公司不会成为发展瓶颈。

订单情况:

20年公司预告50亿+订单,验收20亿;

21年订单量预计增长50%+约75亿,但对外宣传60-70亿。原因在于对下游电池投产速度有可能调整,公司预算较保守;目前客户反馈信息,下半年增收速度快。

中标亿纬锂能4.33亿元订单。去年亿纬仅1亿元订单。

公司中段装备线借助激光焊接优势,近两年订单量远大于激光切设备。

Q:影响业绩部分?订单外溢对交付节奏?

A:①公司对现有设备快速量产化,会有更高的要求,公司保持谨慎态度,需要保持设备足够稳定。②对客户负责考虑。③公司今年增加产能,现有产能压力大,公司新设备发展越快,对公司消耗越大,不想在新设备上增加压力,所以新设备节奏调整。今年保证产品稳定交付,对2年后海外布局准备。

新产品情况

激光切设备单体价值占比不高,中段装备单体价值占比高,且激光切并非所有电子结构都需要名单中段装备在主流方向如刀片电池都有需要。光伏设备单GW价值量在2000-2500万之间。

Q:卷绕机、涂布机、叠片机产品进度及下游客户送样情况?

A:卷绕、叠片、涂布设备是重要的战略布局,但今年不是产生业绩的重要年,今年稳定发展,将产品做到足够稳定及足够竞争力,明年开始推广,送样正有序展开。切卷一体近2个月样品到位。叠片在中试阶段,涂布预计5-6月开始测试。对今年业绩影响不大。

Q:叠片工艺优缺点?

A:叠片工艺优势①能量密度高②卷绕的弯曲度有膨胀,有安全风险,但叠片能规避、安全性高③节约空间,两头涂极耳的结构,能节约顶层涂极耳约10%的空间,能节约2侧涂极耳5%的空间。方形叠片后,能够和外壳尺寸耦合好,内部空间节省多,故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结构优势较明显。短刀片600系列是围绕大众MEB电池结构设计,结构具有领先性。

缺点:①卷绕工艺与叠片工艺效率差异大,高速叠片只有做到600以上才能追平,叠片必须做到480 ,现在240的效率上比卷绕弱②叠片对隔膜皱褶减少及其稳定性有影响,有一定安全隐患。

叠片路径现在存在风险,但未来优势会越来越大。4680和刀片电池均有提高能量密度和成熟优势。圆柱电池漏液问题、焊接问题、大规模制造一致性问题都在不断突破。类似TOPCon和异质结路径,各有优缺点。

Q:公司方壳发展规划?

A:方壳卷绕不是重点,方壳对工艺、产品细节要求更高,方壳工艺指标可跟上但并不能超越。方壳卷绕技术已成熟化,但推向市场不是重点。公司更擅长圆柱卷绕,团队拥有10+年经验,结合激光优势,可快速解决极耳折叠、极耳错位、极耳排布关键痛点问题。

Q:4680电池切卷一体机单GWh价值?叠加卷绕功能之后的价值?

A:切卷一体机涵盖卷绕功能,包括激光切,是卷绕、激光切一体设备。其单GWh价值量可参考:激光切设备国内价值量200-300万,特斯拉激光切设备要求更高,所有价值为100万美金;加上卷绕功能可到500-600万。

Q:TOPCon客户最先投产8GW已经开始用公司设备了吗?单GW价值量?

A:名义上客户未真正批量交付与采购应用,已完成量产测试,但配套设备其实已经开始使用。配套设备单GW价值量在2000-2500万之间。

Q:公司在光伏topcon领域取得大突破。光伏领域设备情况?

技术上,N型的TOPCon是硼元素掺杂过程,而P型是磷元素掺杂过程,P型需要低温掺杂,激光容易实现,友商帝尔把握住了工艺窗口期及行业转型期,但公司当时未意识到。但通过1年调研及研发,公司在光伏领域得到技术提升,指标已经突破客户要求,2季度可落地,设备占比及毛利可参照友商,相对接近。光伏领域设备复杂程度高,壁垒程度高,可实现TOPCon技术的企业不多,产品毛利、价值量高;公司光伏领域设备占比不高,但提效能力高,激光直接提升0.2-0.4,加上前后端配合及工艺完善最优化可达0.4-0.5,对电池片影响大,是一款不可或缺设备,几乎无竞争。目前还未落地。

Q:公司在光伏TOPCon技术上对硼元素掺杂路径选择?

A:有①激光开槽通过扩散膜方式完成;②通过激光直接扩散。公司在两种工艺都已突破。主要取决客户要求。

Q:光伏业务发展进程?

A:1年半前开始调研,1年前开始研发,与头部客户就技术交流。发展速度完全符合预期,但客户投产节奏不能把控,其他的达到预期。目前已布局几款设备,包括后段组件里的焊接,头部客户与公司一同开发。

Q:光伏设备体量规模及占比?

A:光伏设备在行业里会有30-50GW需求,但从设备讲,客户分批建厂连续采购,所以对当期业绩影响不大。光伏设备2、3、4季度分批交付,验收大概2-3亿,订单取决于客户。光伏设备净利贡献更大,毛利率相对较高。

Q:如何看待不同技术路线变化?

A:从现在行业量产数据看,TOPCon22-24年预计转换效率:25%、25.5%、26%,未来持续提升无有效验证,TOPCon有减薄优势、降本优势等。异质结转换率达24-24.2%,最大可达24.5%,与TOPCon比技术稍微落后,异质结两大缺点无法跨越①设备投入大②耗氧量高,突破这两大缺点需要有一定过程,转换效率低,所以发展速度滞后。电镀工艺制成的复杂程度高,虽然可节约银浆优势,但仍有一个过程,公司会参与客户研发,希望会解决银浆耗材问题,银浆自身技术也在进步,技术发展决定后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