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邦高科:梧州10GW TOPCon电池项目有序推进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月27日讯,有投资者向沐邦高科$沐邦高科(SH603398)$ (603398)提问, 公司梧州市和鄂城区的各10GW TOPCon电池的进展如何了?沐邦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梧州的电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鄂城区项目合作尚无实质性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沐邦高科于2022年7月20日与梧州市人民政府签订《10GWTOPCON 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预计项目总投资 52 亿元。N型组件相较P型组件具有更高的单瓦发电量、更低的系统成本、更大的提效空间。经过1年培育期,光伏终端客户已充分认知到TOPCon产品的性价比,TOPCon行业需求年初以来快速释放,组件企业外采电池需求非常旺盛。

需求强劲,TOPCon具有高溢价空间

TOPCon下游需求强劲,有较好的议价空间。根据PV Infolink,国内TOPCon组件(182mm)最新价格1.85元/W,周环比+2.8%。PERC 组件目前均价1.75 元/W,TOPCon 对PERC 溢价提升至0.1 元/W。海外市场TOPCon 同样存在较高溢价,横店东磁海外市场的溢价为0.5-1 欧分/W。从近期组件招标看,N 型组件特别是TOPCon 逐渐获得下游客户青睐,占比开始提升。2 月17 日,国电投启动5.65GW 组件招标,其中N 型标段1.8GW(占比32%)。2 月21日,中核汇能启动6GW 组件集采招标,其中N 型组件共2.5GW,包括TOPCon 2GW(占比33%)、HJT 500MW(占比8%)。

降本增效,TOPCon量产效率高

从量产效率看,目前行业龙头晶科、钧达(捷泰)等量产效率达到25%或更高,已经比肩叠加单面微晶的HJT。晶科182N 实验室效率已达到26.1%。未来随着SE 等技术的导入,TOPCon 量产效率仍将进一步提升。

此前市场认为TOPCon 高温工艺,薄片化潜力不大。从产业进步看,TOPCon 薄片化进展较快。钧达(捷泰)22Q4 TOPCon 电池片厚度为130μm,向125μm 推进。薄片化推进将使得TOPCon 硅成本低于PERC。非硅成本上,目前TOPCon 略高于PERC,随着效率提升和工艺进步,未来TOPCon 非硅成本有望持平甚至低于PERC。

2022年是沐邦高科主营业务的转型之年,在巩固提升硅片产能的基础上,沐邦高科完善在硅料和电池片环节的布局。在光伏电池环节,P型电池向N型电池过渡,N型电池中TOPCon路线优势明显。在把握光伏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沐邦高科抓住市场机遇,快速稳步推进梧州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此举将成为沐邦高科夯实光伏产业基础,提升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