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先导智能新能源装备平台化战略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了,会议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会议明确指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伴随着这一建议的提出,新能源产业也将迎接更大的发展机遇。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在新能源领域,我国企业经过持续地攻关和积累,在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方面已达到了全球领先。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厂商,在我国“碳减排”和“碳中和”的双碳战略引领下,专注于新能源装备智造,积极推动建设绿色低碳社会。随着本次“设备更新”倡议的提出,先导智能也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大型设备更新行动,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技术驱动战略,促进产业链全面发展

当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内卷”引发的降本增效之风已经吹至新能源各个领域。为避免产能过剩而陷入单一产品低价攀比“怪圈”,下游各大新能源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多领域布局业务的动作。相对应的,不少新能源装备制造商出于维持自身产品价值的需要,也同样将多领域业务拓展视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先导智能也不例外。

先导智能成立于2002年,业务起步于薄膜电容器设备的生产,依靠技术及工艺的相通性,2008年先导智能开始涉足锂电池设备、光伏自动化设备领域。此后,先导搭乘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大潮,产业链实现迅速延伸。经过20多年在新能源智能装备的深耕,先导智能的产业链版图已经延伸至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构建出了完整的新能源绿色智造全生态链。

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是先导智能把握产业发展大潮、不断拓展品类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导智能始终以研发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1%以上,获得已授权专利2300余项。

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先导智能市占率全球多年排名前列,其锂电整线装备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提供从电芯制造、电池组装、电池测试到模组PACK和智能物流系统等锂电池整线设备。除锂电设备之外,先导智能还在其他新能源全领域的智造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上实现领跑。

在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先导智能成功推出的LDDS9000型和LDDS7200型超高速全兼容串焊设备,产能高达每小时10000片,效率全球领先。此外,先导智能还不断推出新一代丝印叠瓦一体设备、汇条焊接设备等新型光伏装备,持续满足市场需求,并成功实现量产。

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加快,先导智能也积极投身氢能产业。自2018年开始,先导重点在PEM电解槽制氢整线装备、氢燃料电池整线和测试平台系统等板块开拓疆土,并为中国航天、上海捷氢、国家电投、康明斯潍柴动力等国内外客户提供产线和装备解决方案,量产级TOP客户覆盖率80%以上,是国内业务覆盖最全的氢能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了氢能源制造装备由低端、半自动化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新能源装备行业持续升温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新能源产业热度持续走高,同时也带动了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多。

为应对市场变化与设备变革,先导智能积极参与共建全球绿色低碳社会,与产业链上下游一起,以智造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革命。先导智能打造了“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智造、零碳智造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提供以价值为主导、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工厂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排放。

目前,先导智能已累计为超过2TWh锂电、氢能、光伏等电池智慧工厂提供解决方案,其生产的40000+台/套新能源智能装备已服务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了近30亿人群。

此外,先导智能研发的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工厂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在启用自主智能的数字化工厂系统后,先导智能按期交货率估算将达到95%,库存流转率将提高30%,数据处理、统计报表的制作效率和准确率会提高6倍多,整体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都有了大幅提升。

总体而言,在我国政策倾斜与市场导向下,先导智能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各产业技术难点,逐步延伸产业版图,为下游企业以及新能源行业发展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将多方力量更紧密地连接起来。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崛起,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先导智能将发挥其研发能力,固本创新,形成强大的“智造+创新”综合竞争力,引领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智能转型,迎来绿色新时代。

全部讨论

04-16 16:34

买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