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1

$东富龙(SZ300171)$ 

看不懂的东富龙

东富龙公布定增方案时,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大股东或者说管理层为何选择募集资金、稀释自身股份的方式来投资新项目?

东富龙缺钱吗?自2014年起,东富龙持有的现金及现金性资产(主要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就不曾少于15亿,2021年3季度末更是超过36亿,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最低年份也超过35%,2021年3季度末超过40%;上市之后资产负债率大多在25-45%之间波动,如果剔除合同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率更低;流动资产占比总资产常年高达80%。显然,无论从现金持有量、还是从现金资产占比、抑或整体资产结构来看,计划募集的32亿资金似乎不具必要性。

手握大把现金的东富龙过去几年都做了些什么?可以说除了买理财产品,什么也没干。固定资产投资自2014年起,最高年份也就2014年与2015年,两年加起来未超过1.7亿元,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2-3千万元的投入;并购支出也几乎没有;有大比例分红吗?除了2020、2017、2014、2015年分红(含股份回购)超过1亿,其他年份都低于1亿,甚至2、3千万元。

手握大把资金,没有去扩大再生产、没有去并购、分红也不激进,现在要投新项目扩大再生产了,不用手上的资金,却要募集资金,难道买理财产品的收益要好过募投项目?

募投对大股东有利吗?

公司实控人郑效东及其女儿郑可青目前持股3.8486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41.25%,实控人上市以来只在2014年、2015年有过小幅减持,减持总数未超过1000万股,显然,实控人对公司控制权还是比较看重的。然而,募资扩股的实施无论如何是要稀释大股东股权比例的。

退一步说,设若实控人目前就是希望降低在公司的股权比例,他为何不选择“公司自有资金投项目+减持股份”的方式?却选择“募集资金增加他人股份以达到稀释自身股比”的方式?显然,从利己角度出发,前者更符合实控人自身利益的。对公司的影响呢?如果,募投项目回报好过理财收益,其实也是前者强于后者的。

这就是我难以理解公司为何要募集资金去扩大再生产的原因了。

但是,如果从更坏的方向考虑,公司有没有可能通过“理财产品”这个工具向实控人输送利益呢?若是如此,大股东的行为或可理解。

只是,这个假设成立吗?抑或,东富龙会不会有其他隐藏的问题?

全部讨论

2022-05-08 08:40

看现金流量表。公司并不算充裕。表面看着资产负债率不高。乘着行业高速发展,景气的时候多筹备点钱,这不是很正常吗?如果不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去融资,那么公司CFO才是傻吧。

2022-04-28 11:05

我也是担忧这个32亿定增,不敢轻举妄动了

2022-03-08 10:45

股价在高位 不定增不是傻嘛

2022-03-04 06:48

能把钱先募过来再说

2022-03-03 16:30

直白地说,我怀疑:
(1)东富龙巨额的理财资金有猫腻,或公司在通过这个手段向实控人输送利益;或者
(2)现金账户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能隐藏了不可告人的“暗黑料理”。

2022-03-03 15:22

向谁募集的钱啊?

2022-03-03 08:39

A股不都这么玩的吗?中信证券不是带头刚募了80多亿买理财!

2022-03-02 22:44

為了利润最大化

2022-03-02 21:17

这种玩法让人觉得rp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