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做组合的思路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在金融部门和高层对实体经济、民营经济连续的表态和呵护信心的情况下,逐步企稳。在七月初以来,市场经历了估值底、政策底以后,逐步走出了市场底,过程越复杂,底部越扎实。也许很多投资者说要等经济右侧见底再入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是领先指标,如果等到经济数据看出右侧拐点,市场一定已经在高位了。所以在基本面有保证,估值又极低的背景下,我们就是长期持有策略,用钝感力跨越周期。

今天谈下做组合的思路,我们目前是满仓的状况,其中70%的仓位是大蓝筹价值股,30%仓位是成长股。那么我们眼中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区别是什么,或者买价值股和买成长股分别是买什么?价值股我们的定义是可以用现金流法估值的公司,印钞机,稳字当头,可以和aaa级债券比折现价值,如果明显这样的股票价值高于aaa级企业债,则他们的下跌空间极其有限,因为可以吸引到债券市场的钱来买。这也是为什么上证50指数的底部是在七月初确立的,不是和其他指数一样跌到10月底。用这样的股票做底仓,就算高仓位风险也不大。

而成长股30%的仓位我们买了10支股票,说明我们在容错,成长股在熊市里被错杀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相对于现金流的估值模型,大家对成长的估值弹性极大。我们看好的成长股一般是在一个广阔的赛道里确定了领先优势,并且可以不断的夯实领先优势,不断的通过领先的优势拉开与第二名的差距。往往成长股都不是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公司,在评价成长性的时候不可能兼顾确定性和高成长,所以要有取有舍。成长的本质是看投入资本的回报率,可以降低一些对现金流的严苛要求,可以现在还没盈利,但是领先的身位和不断拓宽的护城河,可以保证未来我投入100元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回报。这也是一些独特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消费品公司,零售行业,可以在不赚钱的时候就给予非常好的市值的原因。

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