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进化i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42
有啥好委屈的,有本事把成本控制好,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让利润现金流持续增长,市场自然会给估值。
难道买华瑞银行、搞医美微星系买楼买地等等这些是市场逼的?自己作的!拿到200多亿的融资,市场还不慷慨么?公司自己没有善用,才导致今天的局面的。
当时估计有些膨胀了,市场上的钱随便拿,经营企业哪里可能总是如此顺风顺水,年年备荒才能行稳致远,结果现在付出代价了,股东和员工都跟着遭殃。
不过教训一下也好,他也有作的资本,市场也让他跌的不冤枉[滴汗][滴汗][滴汗]

热门回复

谢谢您,如此认真的评论。新年好!
微创有一大批长期股东,包括医生、专家、上下游人士、经销商、员工等,既掏钱又引荐资源,还出主意、提醒风险等等,支持公司和老常的医疗平权事业。但是,做微创的股东苦啊,比如,我作为拿了快7年的股东,不离不弃,不仅未感受到股东利益上的呵护认同,简直可以说是卑微到自虐了。得到一直是各种惊吓,对这批人,公司包括老常,心里有没有一点位置?
老常的梦很伟大,也从来未怀疑他对产品和创新的极致追求,如果不是对行业和企业未来大方向的认同,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讨论了。既然还愿意等待,那就说说我一介小股东的观感吧:
1.老常始终没有认知到,资产不等于价值,公司是有能力边界的,股价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现在的产品线长度,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器械公司都要全了,还要怎样?没有利润现金流支持,再伟大的事业,多半只会是南柯一梦;有持续增长的利润现金流,有股价有市值,才能加速公司发展,才有助于他更快实现梦想。欲速则不达,众人拾材火焰高,这个道理很简单吧。一个董事长,不能清高的说股价是市场的事情,难道不是他的事情?那不然,还上市干什么?那为什么还恬不知耻的要股东掏钱支持发展呢?有本事自己挣钱发展啊。搞到如此低估,他是第一责任人。
2.老常的思维模式,就是市场不懂微创的价值,政策变了,什么集采,大环境,一会经销商,一会供应链,一会利率问题……。既然大环境能决定一切,那还努力干什么?那还要公司这帮人做什么?器械公司又不是他一家,大环境怎么专门针对他?我作为一个个体,我还知道只能内求呢,大环境我们没法控制,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啊。不少股东从各种渠道反复提醒公司,资金链问题,还要搞到低价摊薄的困局,就没有一点反思和值得改进之处么?
3.具体问题。买华瑞银行这种解释很牵强,难道为了卖器械非得买医院?办学校培养医生?完全就是瞎搞,当然不瞎搞就不会有现在困难和低价了。医美是2C的生意,没有强品牌,又不是革命性独家技术,靠2B这帮人很难做起来,反而分散公司资源和注意力,而且,成功的门槛挺高的,美妆没有10亿以上的营收,也很难有可持续的发展和利润。微星系这种卖货的事情,既无聊又无利,这么容易,那还要淘宝京东做什么?买地买楼,建骨科50万套的产能,超级工厂数千万的产能,心脉再次融资扩产品线产能,销量如果都不晓得在哪里,产能就是现金黑洞,为啥不能分期,保守经营,控制投资节奏?一切一切,没有体现出资源配置上的精打细算,观感就是未富先奢,把股东当凯子。
不能再说了,再说以为我要清仓了[捂脸]。我对老常和公司的看法一直没变,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逻辑体系,甚至干大事的人都是偏执狂。继续拭目以待吧,未来3-5年如果还没有如某人表态的,回到利润和现金流导向,我会选择认栽出局,永远不再多看一眼。$微创医疗(00853)$

教授,基于您一再强调除了常总亲口跟您说的,其他的您都当成噪音。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先声明下,我的交流贴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投资本来就需要对信息的正确性能辩证分析。
第一次看到公开信息公司入股华瑞时,我也有很大疑惑,和公司联系,公司回复是为了帮助解决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及高价值耗材患者贷款问题。不在其位难谋其政,本着不干扰公司经营不打乱公司节奏的原则,我接受了这个理由。后来图迈多学科缓缓未获批,公司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我又联系过公司,询问退出华瑞的可能,提高公司资金效率,公司同意会考虑。我综合思考,猜测公司在表达考虑的同时应该已在做相应的布署(比如开展和其它行的合作等),只不过很多信息公司不能公开,公司的战略布局不可能像很多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一样简单快捷,需要时间,我们投资者最终看到的只是结果,而去理解其中的过程则需要更多的business sense,以及对公司的支持和理解。
寰博数码买地买楼,即使是上海房价大跌后的今天去看那个地段当时的交易价依然是便宜的。而且23年中报显示寰博数码早已抵押贷款了,这笔投资基本不影响公司现金流,这应该优于公司支付高额租金去租楼。
关于医美等新兴业务,不知道反对是基于什么具体数据?
医美微星系是公司现有微针平台和射频技术顺手牵羊的衍生业务,没看到公开数据显示投入了很多资源。公司财报中对新兴业务的主要业绩亏损附有说明,医美只是低代价尝试而已。 我个人比较open, 在国内集采强压下,支持公司未雨绸缪,做一些低成本尝试....
公司获得的融资大部分是投在研发上,但变现需要时间。三类医疗产品研发全程一般需要10年(个别4-7年),进院并成功实现商业化一般需要另外3年,非常艰辛。事业,尤其是这个医疗事业,是像“蜜蜂筑巢”般一点点“干”出来、一秒秒“熬”出来的 ....
我个人更关注的是领导者(常总)的特质,比如,超强的心智,对理想信念永不放弃的坚守等,而不是某个商业决策是否成功。简单说,是因为特质不会改变,而商业策略一直在变。

从哪里看出来的?只是有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实事求是的讲,确实有政策、行业等客观原因,但公司不能扯客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正常的,连财大气粗的苹果,都不做汽车了,何况是靠股东发展的早期公司呢?不代表就放弃这个垃圾了,反而买了更多[吐血][吐血][吐血]。

教授说出了我的心声,“什么集采,大环境,一会经销商,一会供应链,一会利率问题……。既然大环境能决定一切,那还努力干什么?那还要公司这帮人做什么?器械公司又不是他一家,大环境怎么专门针对他?”我投资微创多年,隔三四年就掉坑里一次,今后老常还值得相信吗?连信誉都没有了,还想什么做多大的生意,他知道小股东里有多少医疗行业的人?这次也许就是最后一次选择相信!融资这么多钱,抓了一手好牌,打成这样的局面,换我都没脸见人,所谓“新业务”有几项是真的创新,只能是不断消耗现金。股东大会上说公司做过压力测试,就算发生战争也不会影响经营,现在自己再品品......

谢谢教授的分享!投资,的确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过程。教授新年快乐![献花花]

有个疑问,老常控股也没超过百分之50,为什么其他大股东没有在关键时候投反对票呢?

老常非要跟大家对着干 然而业绩和市值以及债主证明了他不行 目前来说他一无是处 是集团生存下去的绊脚石

教授您好,您说的问题,我去年发了多个帖提示过,被很多最早19年的战友拉黑了,包括假面老师。您这次判断有个前提假设存疑,资本大概不会允许常总再继续干下去了。

其他我认同,就是有一点存在疑惑,到底老常有没有通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加大了持股,若有,这一些骚操作就明了了。

教授早上转发那条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