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下资金源源不断?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0回复:126喜欢:31


原创 魏斌杰 聪明投机者 2023-10-17 20:37 发表于福建

先看一个数据,历任证监会主席期间新股数量:


不知不觉,这任村长任职时间接近五年了,历史第二长,月平均新股数量最高。

其实IPO这个东西,在2016年市值打新之后,对持股人其实一直算一种补贴。在新股不破发的情况下,多多少少能回点血。

但是去年新股新政之后,就开始改变了。有朋友今年中签的全部破发,亏损好几万。

还有一个更搞笑的事情,有个朋友已经清仓投降了,账户只留一千块打可转债回血了。没想到中了一个新股,以为时来运转了,赶紧充值。没想到又亏1万+。


这个感觉就像赌场输光,回房间的路上捡到一个筹码,转身再战,然后又欠了一屁股钱一样。

现在这个情况,集思录有人分析的很对:


其实本来挺好的一个市场,打板的打板,打新的打新。韭菜亏了钱,还能在打新市场赚钱回血,弥补损失。

现在这些钱,被新股发行者一把收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饭吃了。以前为了打新,大家卖了港股,买A股。现在这个情况下,重回低价港股反而是最优的选择。

我也是这样操作,港股唯一的不好就是交易量太低和红利税太高。要是这个可以解决,我觉得可以放弃A股。

今天就这样。

魏斌杰

全部讨论

2023-10-17 21:32

港股不是法外之地!你跑不了被割的命运。

2023-10-17 22:12

港股看着低估,但真正能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不比a股便宜。

刚公众号看完,我也开了港股通,准备卖A买港股了

2023-10-17 23:10

都到了现在了,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只要提及新股IPO,都是不对的,只从蚂蚁金服发行被紧急叫停后,再也没有申购过任何一只新股,看都不看一眼。
其实这个逻辑很简单,凡是优质的公司发行,早在18年前基本都上市了,那后来上市的都是些什么烂货呢?一方面我们的资金最大规模的投资了地产,另外方面一部分资金去弄了所谓的独角兽,也就是为广大股民韭菜量身定做的割韭菜神器,这些公司或者说这些资金成立这些公司根本不是为了经营,其实就是买流量,弄点财报,然后上市去割韭菜的。从实体资源上,好的公司早占完了,比如煤炭,石油,各种矿产;从新的商业模式上,搜狐,新浪,$腾讯控股(00700)$ ,阿里等早开发的差不多了,后期就是一个字节跳动了,这么多年上市的公司是有资源还是有商业模式?什么都没有,有的就是割韭菜神器!
所以,各位的亏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不亏损才是违背客观规律了!
其实各位的亏损的核心因素不是所谓的制度不合理,不是所谓的漂亮国加息等等,这些只是辅助因素,核心就是人家割你,你那么配合!还不自知!人家是刀俎,你这鱼肉蹦蹦跳跳往案板上窜!$瑞声科技(02018)$ $欧菲光(SZ002456)$

现在报价1%的高价剔除制度是市场超募的根源。超募的资金都被IPO公司拿去存银行理财了,原来这些资金是一直在二级市场的,现在变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了。

2023-10-17 22:56

2023-10-17 21:29

港股交易制度是规范多了!

2023-10-18 15:17

新股发行太贵,大家不申购,让它破发就是了。。。这两年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2021年A股各个公司估值太高,但资金量跟不上。回调了两年,现在估值算基本合理了。
港股是便宜,但是流动性太差。以港币计价太不方便了:全世界有多少人用港币?只有几百万;有多少人用美元?十几亿;有多少人用人民币?14亿。
所以,以港币计价的资产,流动性好不了。要是港股可以不用兑换成港币去买,直接以人民币计价,问题就解决了。

2023-10-17 21:11

港股买的万科之类的跌的比大a还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