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光伏市场发展良好 光伏运营商持续受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日前,华西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国际光伏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1-10月,我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8.24GW,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9%,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装机量,国内光伏市场发展良好。2022年,由于欧洲能源转型加速,叠加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快速扩张,海外需求仍然坚挺,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大增。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132.2GW,同比增长61%,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85.8%,传统光伏应用市场保持旺盛需求。此外,欧盟2022年5月出台的《欧盟再生能源计划》规定,2025年前实现超过320GW的光伏并网目标,并到2030年进一步扩大到600GW。随着海外各国装机目标不断提升,海外需求将持续旺盛。

双碳背景下,光伏发电需求激增,组件电池等下游企业产能迅速扩大,对硅料的需求增大。由于硅料扩产需要两年到三年时间,而下游电池、组件三个月至九个月即可扩张产能,上下游产能扩建时间差导致硅料供不应求,硅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在硅料价格持续位于高位之际,下游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上机数控双良节能等多家光伏企业选择提前锁定上游硅料价格。10月18日,上机数控公告称,公司签订了约31.92亿元的N型硅材料产品销售订单及62.04亿元的单晶硅片销售订单。多晶硅料巨头大全能源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与某客户签订《硅料采购合同》,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万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约139.99亿元。

也有公司选择另辟蹊径,如沐邦高科(603398.SH)公告称,拟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公告显示,硅提纯项目预计总投资3.5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4.57亿元,年净利润1.12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6.28%,投资回收期税后为4.92年(含1年建设期)。

根据沐邦高科发布的公告,该项目旨在对生产单晶硅片产业链过程中切片产生的硅泥、拉晶产生的锅底料、多晶落地料等废硅料通过真空自凝壳技术实现综合循环利用,低成本生产出符合单晶硅原料要求的高纯多晶硅原料。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0个省市自治区已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26个省市自治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406.55GW,未来四年新增355.5GW,光伏新增项目储备雄厚。随着光伏产业链产能的持续提升,将持续刺激需求释放,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仍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光伏企业有望获取到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