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抢先马斯克一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4

前不久,特斯拉要在8月发布Robotaxi的消息搅动市场。业内也期待,这个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的“鲶鱼”会再次让无人驾驶行业,再次发生巨变。

没想到,特斯拉百度“截胡”了。

在5月15日的Apollo Day 2024上,百度方面透露,旗下Robotaxi业务萝卜快跑会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这意味着在大模型的加持下,肩负百度厚望无人驾驶业务正在迎来商业化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过去,由于受制于技术和硬件,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商业化之路频频受阻。

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透露,今年年初,随着时空覆盖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萝卜快跑营收增长了9倍,亏损减少了一多半。5月15日起,首批交付的第六代无人车将在武汉投入使用,并在年内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

陈卓表示,随着千台第六代无人车陆续投入使用,萝卜快跑的营收增长速度会更快,已非常接近盈亏平衡的临界点。“我们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萝卜快跑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这一结果,百度等了十年。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认为,过去的AI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复杂场景处理不来。但智能座舱面临的场景却越来越复杂,面向高度复杂性的场景,端到端的大模型解决问题更有优势。

发布会上,百度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该模型于大模型技术重构自动驾驶,可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

萝卜快跑也发布了第六代无人车,应用“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

相较于上一代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整车成本下降幅度达到60%,价格仅需20万元,刷新行业记录。与此同时,萝卜快跑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建设完成后,其营运成本还将降低30%。随着后期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服务成本将进一步降低80%。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首席研发架构师、IDG技术委员会主席王亮认为,随着芯片成本的降低,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整车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迈入10万元区间。

华尔街见闻也从百度获悉,截至4月19日,萝卜快跑累计服务单量超600万次。2024年第一季度,萝卜快跑为公众提供了约82.6万次服务,同比增长25%;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服务覆盖超700万人口。

成本端的下降以及服务次数、面积的提升,是萝卜快跑能够在武汉率先盈利的秘诀。并且这套在武汉的方案具备可复制性。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透露,以自动驾驶大模型为基础,百度已经完全具备了城市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需的技术能力。面对一座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备仅需半年时间。未来,这个验证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实现有百度地图的地方就有自动驾驶。

经历了一年多技术竞赛之后,如何将大模型落地应用,实现商业化正成为整个行业共同的命题。大模型浪潮汹涌,但如何平安落地,实现盈利对入局玩家而言却仍是一片迷雾。

借着萝卜快跑,百度找到了大模型竞赛中一条可行的路。这对整个行业而言,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它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大模型重塑行业和应用的可能。

过去11年里,百度投入超1400亿研发“All in AI”,总算是有了不错的成果。在5月16日百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也强调,公司正在从以互联网为中心转向人工智能优先,积极推进用文心大模型重构To C和To B业务。

可以看到,在用AI重构百度业务上,百度也有不少进展。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总营收达315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0.11亿元,同比增长22%;百度核心收入238亿元,归属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66.28亿元,同比增长26%。

具体来看,百度智能云一季度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12%,并持续实现盈利(Non-GAAP)。其中,生成式AI贡献的收入比例达6.9%,占比逐步扩大。

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机构,也看好AI对百度业务的提振,比如AI影响最直接的云服务收入增长预计会在2024财年持续增长。摩根士丹利表示,看好百度在中国AI领域的主导地位。

李彦宏也在财报会上透露,继上季度与中国三星、荣耀合作后,本季度,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此外,大模型的合作领域还在从手机向PC和电动汽车领域拓展,联想和蔚来汽车也在季度内与达成合作。

百度的基本盘,也在被AI重塑。目前,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李彦宏也信心十足地表示,“搜索最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Killer App。”

过去,百度在AI技术的投入上总是先人一步,自身也仿佛成了无人驾驶行业的“黄埔军校”,但最终落地、商业化的节奏上,却总显得不如意。如今,百度总算是找到了些方向,接下来,则是如何将这些摸索进一步梳理清晰,让业绩能够进一步提升。这会是李彦宏在AI时代翻身的关键一役。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全部讨论

05-17 23:41

吹上天,一看数量只有1000台

05-18 21:08

抢先一步出bug吧?

05-18 00:37

百度的自动驾驶就是一坨那啥,都没啥车企用,就做点数据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