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观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4月16日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高于市场预期的4.9%,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加快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明显提速。从细分数据看,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相比2023年有所加快,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增速的显著提升,制造业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社零数据方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商品零售的增长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占比接近90%。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其中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9.9%。但地产数据仍然偏弱,一季度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4%。整体而言,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结构分化,制造业投资数据表现较好,地产基建等行业则相对承压。加之目前产能利用率仍然较低,表明目前供过于求的问题较为明显,需求不足仍是供需再平衡的主要压力,在此预期下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增长发力仍有较强预期。

Part.1

货币层面

货币层面,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看,一季度社融增量为12.93万亿元,同比少增1.6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11万亿元,同比少增1.59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6万亿元,同比少增4708亿元。但企业债券净融资1.12万亿元,同比多增0.25亿元,企业发债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降准释放流动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放缓主要是由于发行节奏偏缓影响。实体信贷的同比少增主要是由于企业端中长期贷款需求的回落,居民信贷有所恢复但边际变化较小。货币供应方面,M2同比增速8.3%,M1同比增速1.1%,环比均有所回落。M1低位盘整M2回落幅度较大,带动M2M1剪刀差收窄,货币创造和货币活性双双放缓。汇率方面,美国较强的经济数据导致美元指数整体强势,但在国内外汇政策的维稳调控下,汇率在7.10附近保持震荡。整体而言,随着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加快,社融增速或将有所升温。但考虑到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预计社融修复速度整体仍将放缓。同时在实体经济整体修复偏弱的影响下,国内资产荒效应依然明显,市场对于债市配置需求仍然较强。叠加央行加大货币政策力度的表述,债市收益率或仍将易下难上,中长期债券利率仍存下行动能。

Part.2

地产

3月商品房施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扩大至11.7%,商品房新开工0.57亿平方米,单月同比-26.7%,累计同比-28.7%。1-3月商品房累计竣工面积1.12 亿平方米,3月单月商品房竣工0.35 亿平方米,单月同比-25.15%,累计同比降幅-21.9%。2024年1-3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7亿平方米,同比-19.4%,销售额2.14万亿元,同比-27.6%,累计增速较2月均有小幅修复。销售市场虽有所改善,但未出现明显复苏,购房者观望情绪较浓,开发商对地产投资偏保守,3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02万亿,累计同比-9.5%,累计同比降幅较前月有所扩大。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中国自然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对应去化周期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遏制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增长。《通知》强调,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当前多地已实施“以旧换新”、收购存量房作为保租房等政策,帮助消化存量库存,预计后续更多城市将加入试点。天津、北京、成都等多地相继放松限购政策,促进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稳地产信号明确,预计未来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购房需求仍有释放空间。

Part.3

基建

2024年3月,全国水泥产量15440万吨,同比下降22.0%;2024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33684万吨,同比下降11.8%。水泥行业产量的显著下滑,主要还是受需求下降驱动,同时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景气程度。水泥行业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点。

但反观基建投资,2024年开局增速则保持相对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6.5%,3 月单月同比增长6.6%,增速较1-2 月提高0.3 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全口径)同比增长11%,3 月单月同比增长11.7%,增速较1-2 月提高1.8个百分点。对比来看,今年一季度电力等拉动广义基建投资明显提速。

今年一季度专项债整体发行进度较慢,展望后续,在今年新增特别国债与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有望提速,同时资金面有望改善,驱动项目执行落地。

Part.4

制造业

3月PPI延续负增,同比增长-2.8%,环比下行0.1pct。其中,地缘政治冲突驱动下原油价格冲高带来输入型通胀;黑色系商品表现疲软,焦煤、铁矿、螺纹钢分别环比走低4.4pct、9.3pct、5.6pct;有色金属价格抬升,铜和铝价分别环比走高4.4pct、1.8pct。本轮价格周期描绘当前低通胀经济特征,地产周期行至L型区间,黑色系商品对PPI的压制下,PPI或难言修复拐点。

往后看,二季度PPI价格中枢预计仍将偏弱运行。从当前宏观经济来看,一是今年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落地节奏后置,预计实物工作量的形成进度偏缓;二是居民微观预期尚未有效修复,3月地产销售与投资同比负增,地产筑底信号仍待确认,建筑产业链疲软拖累黑色系价格;三是部分省市化债叠加城投监管趋严,约束基建投资。

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录得50.8%,环比抬升1.7pct,高于荣枯线临界点,时隔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3.0%,环比上行2.4pct和4.0pct,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3%和50.4%,环比上行5.0和4.0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1%、50.6%、50.3%,环比上行0.7pct、1.5pct、3.9pct,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51.8%、51.6%,环比上行3.1、1.8、2.1pct,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0%,相关行业产需加快释放。值得注意的是,3月地产拖累下建筑业修复弱于季节性,指向当前宏观修复基础并不稳固。3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6.2%,环比抬升2.7pct,季节性均值为上升3.3pct。

Part.5

消费服务业

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整体平稳增长,但增速未及预期。从单月增速来看,3月消费的“淡季效应”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20亿元,增速回落至3.1%,前两个月增速为5.5%。从季调环比来看,3月社零环比增速为0.26%,仅高于2022年同期。

按消费类型分,一季度商品零售增长4.0%,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回升了3.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1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0%,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增长。春节过后,假期效应减弱,3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增速纷纷回落,为2.7%和6.9%。

从具体消费品类型来看,消费升级类的通讯器材消费保持较高增速,与服务消费相关性高的体育娱乐用品、粮油食品、烟酒、饮料消费也相对较高。汽车消费表现较为平淡,可能由于居民预期未来会有更多补贴、促销政策落地,短期购买相对谨慎。

Part.6

进出口

以美元计价,继1-2月出口增速7.1%大超预期之后,3月国内出口同比降7.5%。1季度出口数据呈现大幅波动主要是基数效应影响。去年有疫情复工因素扰动,去年1-2月出口累计同比-8.4%,3月同比高增至10.9%。从季度表现来看,24年一季度国内出口同比23年同期增长1.5%,依然延续增长表现。从出口区域看,3月向俄罗斯、非洲和中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表现延续增长,此外受益于海外制造业周期上行,对美国、欧盟和东盟等国家出口表现边际回暖。从量价角度来看,3月主要商品出口价格同比为-0.1%,出口数量两年平均同比14.3%,反映出口量强价弱格局延续。从出口结构来看,表现相对较好的依然是船舶、汽车、电子,家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边际回暖。进口方面,增速不及市场预期,3月进口同比-1.9%,市场预期1%,内需表现相对疲弱,但考虑到目前国内房地产到达拐点,叠加国内政策依然可期,未来内需表现将有改善,不宜过度悲观。

Part.7

海外经济

海外方面,美国3月非农新增30.3万人,为去年5月以来最大增幅,此外小幅上修1-2月就业人数增幅2.2万人。薪资增速环比小幅走高报0.3%,2月前值从0.1%上修至0.2%。从行业细分数据来看,就业增长依然来自于过去持续创造增量的部门,医疗保健、政府部门、休闲和酒店业共计贡献19.2万人。此外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地产行业投资,建筑业就业新增人数明显增加,从2月的2.6万上升至3.9万人。就业广度来看,3月仅公用事业行业新增环比转负,其他行业新增就业均出现正增长。3月美国核心CPI环比增长0.36%,和上月持平,大幅超出市场预期0.3%。受益于天然气价格下行带动,3月能源通胀有所放缓,但食品价格小幅增加,总体CPI环比增长0.38%,低于前值0.44%,但因为核心CPI强劲,整体仍高于市场预期0.3%。

目前美国通胀的主要矛盾在于核心通胀下行进程的停滞。核心通胀的支撑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房屋价格项的韧性,主要由于房屋供给偏紧以及劳动市场火爆支撑租房需求,二是剔除房屋价格项目的超级核心通胀(该指标衡量美国服务业的消费),3月环比年化出现明显反弹,尽管居民部门超额储蓄已经消耗殆尽,但强劲的薪资增速依然为消费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