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的集装箱海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要

集装箱海运期货作为首只在国内上市的服务型期货,拓宽了目前国内宏观策略在期货板块多样性。同时由于集装箱海运期货与宏观经济周期和部分地缘政治因素关系密切,通过集装箱海运期货的配置可有效降低海内外部分黑天鹅事件产生的短期剧烈波动。比如,近期红海局势不断升级,航运公司绕行导致远洋运输费用快速上涨,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潜在的上涨压力,通过配置集装箱海运期货,可以更好的发挥宏观策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优势。此外,集装箱海运期货作为一种服务性的期货,不存在现货交割的风险,且集装箱海运期货对应的是较为庞大的全球海运市场。所以,其整体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大,这也意味着波动性相关的策略将具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Part.1

什么是集装箱海运?

国际海运由于具有运输成本低、可承载数量多的特点,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中的主要运输方式。从目前国际海运的方式看,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干散货运输、油轮运输、集装箱运输、以及其他特殊船型运输。其中,干散货运输、油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三者运量合计占比超过90%。

虽然从贸易量来看,集装箱运输在全球贸易量中的份额占比16%,不及油运和干散货运输市场,但由于集装箱装载的多为高货值商品,从运输金额来看,集装箱运输金额位居三大海运方式之首,是国际海运市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集装箱海运是将集装箱作为货物载体,通过装卸机械和车辆运输到远洋船舶,再用远洋船舶进行长距离运输。目前集装箱运输主要有干货集装箱、冷冻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干货集装箱,占整体集装箱运输的80%,集运期货也是以干货集装箱为交割物品。

集装箱海运使用的模式是班轮运输,具体操作方式是托运人将需要运输的货物交给承运人,承运人一般是航运公司。航运公司按照既定运输航线,既定的船期,既定的目的地和停靠点进行海上运输。在运费价格的方式上,航运公司通常采用周度报价的方式。集装箱运输的运价分为即期运价和长协运价。即期运价是航运公司针对货物代理报出的短期运价,主要包括均一费率和附加费。长协运价是航运公司与直接客户签订的长期合约运价,长协运价通常属于保密性条款。

Part.2

集装箱海运的现状

2023年中国进口17.99万亿元,进口的全球占比约为10.6%,出口总额23.77万亿元,出口全球占比约为14%。无论是从进口还是出口来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较大,也带动了集装箱运输的需求。目前使用到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是国内出口的货物,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纺织品等终端消费产品。与此对应,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目的港是北美航线和欧洲航线,所以本次在上期所上市的航运合约是对应欧洲航线的欧运集线合约。

集装箱海运自1956开始,目前已经有近七十年的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集装箱运输也随之快速提升。目前全球集装箱航线的年度贸易量约在2亿TEU左右,集装箱海运的全球贸易占比约为16%左右。

根据航线分布区域的不同,集装箱海运的航线可以分为东西航线、南北航线和区域内航线。东西航线主要是远东-欧洲往返航线、跨太平洋往返航线、跨大西洋往返航线,南北航线主要是非洲航线、大洋洲航线、拉美航线,区域内航线主要是亚洲区域内航线、欧洲区域内航线、北美洲区域内航线、南美洲区域内航线。目前东西航线集装箱贸易量占比约40%;南北航线集装箱贸易量占比约为16%;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贸易量占比约为44%。

Part.3

产业链及运营模式

集装箱海运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板块。上游是船箱制造,主要是制造航运船只和集装箱的公司。中游是集装箱运输,主要是航运公司、独立船东、船舶经纪、船舶租赁公司。下游是集装箱贸易,主要是外贸公司和跨境电商平台。

航运公司是集装箱海运市场的中流砥柱,也是主要提供集装箱海运运力的企业。航运公司主要是国际大型集团,整个行业呈现出自然寡头垄断。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航运公司主要有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达飞轮船、赫伯罗特、阳明海运、太平船务等。为了增加集装箱海运航线覆盖面,提高船舶有效使用,优化企业服务质量,降低运输边际成本。航运公司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合作,最终形成了三大航运公司联盟。航运公司联盟类似于航空公司共享航班,每个航运公司具有自己的优势航线,航运公司可以通过共享集装箱仓位和港口位,实现低成本下的帕累托最优。目前规模最大的是2M联盟,主要由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组成,然后是海洋联盟,主要是达飞轮船、长荣海运和中远海运,还有是THE联盟,主要由由赫伯罗特、ONE、现代商船和阳明海运组成。

在集装箱海运的运营模式上,通常采用自购船舶的重资产模式和租用船只的轻资产模式。目前航运公司基本采用自有和租用相结合的模式。因为造船周期本身较长,租用模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的供需变化,所以租船市场的供需指标常常作为观察集装箱海运市场变化的重要指标。对于三大航运公司联盟,由于其市场集中度高,整体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大多数中小型进出口企业主要通过货物代理的方式进行集装箱海运,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也是目前开设航运期货合约的意义所在。

Part.4

集装箱海运市场的展望

集装箱海运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全球的趋势密切相关,自人类开始大航海时代,全球航运中心从欧洲的荷兰起步,逐步转移到北美的美国,又从美国逐步转移到东亚的新加坡和中国东南沿海。中国作为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国家,对全球航运市场的参与度也在逐步加深。

但从目前全球航运市场的发展看,航运联盟中的中国公司相对较少,主要的市场份额仍集中在欧美公司手中,这使得大量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需要承担海运费用大幅波动的潜在风险。航运期货合约的发行可以有效降低进出口企业海运费用波动的风险。相比于中国目前国际贸易的体量,航运期货合约的发展刚刚开始,随着航运期货合约的不断完善,未来整个航运期货板块将具有丰富的投资机会,适合进行中长期持续跟踪配置。

Part.5

宏观配置价值

近期红海局势不断升级,航运公司绕行导致远洋运输费用快速上涨,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潜在的上涨压力,通过配置集装箱海运期货,可以更好的发挥宏观策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优势。此外,集装箱海运期货作为一种服务性的期货,不存在现货交割的风险,且集装箱海运期货对应的是较为庞大的全球海运市场。所以其整体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大,这也意味着波动性相关的策略将具有更大的发挥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