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分钟完成治疗!BMS皮下注射PD-1申请获FDA接受,君实生物拿下国产首个III期,恒瑞、百济也在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如PD-1一般通过静脉注射。$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由于免疫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反复静脉注射占用的大量时间和可能引起的输注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间接用药成本。此外,由于疾病本身及合并症等各种原因,有相当比例的肿瘤患者不能接受常规静脉输液,而不得不采用中心静脉插管(CVC)等风险更高的给药方式。

相较于静脉注射剂型,皮下注射制剂独具依从性优势,给药快、便捷性高,可将给药时间大幅缩短,从数小时直接压到以分钟计。各大 MNC 最早自 2015 年开始就已经投入 PD-(L)1 皮下注射剂的研发,尤其是本身拥有同靶点已上市产品的企业。布局企业除 BMS 外,还包括默沙东、罗氏等。昨天, BMS宣布O药皮下注射制剂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FDA受理,用于Opdivo此前批准上市的所有实体瘤适应症,包括单药治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后的单药维持治疗、与化疗或者卡博替尼联合使用。安全性方面,Opdivo皮下制剂的安全性与静脉制剂一致。此前新闻稿表示,Opdivo皮下制剂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单次注射给药,有望改变患者和医生的治疗体验。

翻译成人话,就是PD-1抑制剂用药更方便了,甚至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治疗。

此前,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L1单抗皮下制剂是康宁杰瑞/思路迪/先声药业的恩沃利单抗。此外,罗氏阿替利珠单抗(SC)于去年8月在英国批准上市,今年1月获欧盟批准;在美国,由于其生产工艺的更新需求,上市时间将推迟至今年。而此次O药的申报上市,有望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PD-1单抗皮下制剂。

国产企业中,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均有布局。进展最快的是君实生物的JS001sc,是在已上市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基础上开发的,刚于上个月月底登记启动了III期临床试验,一线治疗非鳞NSCLC(登记号:CTR20241554),成为国产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PD-1单抗。

恒瑞医药的SHR-1901属于PD-1皮下注射剂。2021年8月,SHR-1901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同样在开展I期临床,一线治疗NSCLC(登记号:CTR20233814)。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4/30,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0.6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7%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4/30)。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Pick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代码: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君实生物-U(SH688180)$ $恒瑞医药(SH600276)$ #合成生物探底回升,瑞丰高材20cm涨停# #CRO大反弹,医疗基金抄底时刻到了吗# #医药股大爆发!百济恒瑞联手大涨#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