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静系清仓徽商银行一波三折“铜王”王文银欲160亿接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中静系”再次下决心清仓徽商银行(3698.HK)。

11月9日,中静新华发布公告称,将向正威集团出售徽商银行约19.77亿股股份,目前该交易已经签订《协议书》。以徽商银行总股本139亿股计算,这部分股份对应股权为14.22%。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将会让位正威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转让总价约160亿元,而徽商银行11月5日收盘价只有2.54港元(约合2.08元人民币),以转让价8.09元/股计算,溢价率接近290%。

新买家正威集团的背后是“世界铜王”王文银。相比于2019年“中静系”第一次将徽商银行持股出售时,正威集团的出价要高出近40亿。正威集团为何要如此高溢价的买下一家城商行股权?

“世界铜王”的资本试水

现年53岁的王文银出身安徽农家,25岁时南下深圳闯荡。依靠代工生产电源线,王文银积累了第一桶金,1999年在香港成立正威集团。2003年后,王文银进军矿产业,斥巨资买下江西、云南等地的铜矿山、钨矿山,奠定了正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2008年次贷危机时期,王文银又频频在欧美扫货铜矿及铜加工企业,铜价行情回升后,其财富也随之爆发。目前,正威在国内及欧美、亚洲均拥有大量铜矿,王文银因此被称为“世界铜王”。

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正威集团以7000亿元营收额打败阿里巴巴腾讯,位居榜单第四名。在2021胡润百富榜上,王文银以1160亿财富排在第36位。

早年间王文银曾一直表示暂不考虑资本市场。但最近几年资本市场已经屡现“正威系”身影。

正威集团最早在资本市场亮相,是在2019年4月参与云内动力(000903.SZ)混改。彼时,王文银旗下全威铜业计划通过增资成为云内动力控股股东。但由于全威铜业未能按照昆明市国资委的要求按时签署《云内集团增资协议》,该增资计划在2020年11月告吹。

虽然王文银未能将云内动力纳入麾下,但是在两年之前已经拿下九鼎新材(现更名“正威新材”,002201.SZ)的控股权。

早在2017年底,王文银战略入股九鼎新材,以3.4亿元的价格从江苏九鼎及九鼎新材原实控人顾清波手中受让了10.23%的九鼎新材股份。2019年8月,王文银旗下的西安正威以总对价11.53亿的价格受让了顾清波19.55%持股,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9.78%,成为第一大股东,王文银也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今年11月11日,九鼎新材正式更名为正威新材

“正威系”入主九鼎新材后,后者业绩已经逐步回暖。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0.35亿,同比微增1.98%,但归母净利达到3244万,同比大增192.87%。

在金融领域,王文银也早有布局。2015年,正威集团通过受让建新实业持股,进入兰州银行股东名单,目前持股4.8%,为第六大股东,王文银担任兰州银行董事。不过兰州银行自2018年二次递表后,IPO进程未有任何进展。截至去年末,兰州银行总资产只有3623亿。

2017年时,王文银曾公开表示,正威集团开始启动上市计划,预计在A股和港股分别并购一家公司,并注入优质资产。

目前,正威集团及王文银在手的主要金融资产包括全资子公司正威商业保理、荣威融资租赁、嘉翊创投。在此之前,正威集团旗下投资平台正威金控还短暂参股第三方理财公司锦安控股,又在“锦安”系基金陷逾期风波前夕退出。

能顺利接盘吗?

中静新华的母公司为中静实业,创始人是华侨商人高央。2007年,中静实业和杉杉联手通过双方共同持股的中静四海投资徽商银行。此后,中静新华和中静四海先后通过增资、受让等方式增持徽商银行股权。2013年徽商银行在港股上市后,中静新华又进一步在二级市场增持,最终成为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

“中静系”跃升为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之后,与徽商银行董事会曾就分红问题、回归A股、发行优先股等问题多次发生摩擦,导致徽商银行从2015年起迟迟未能回归A股。

自2019年起,“中静系”一直试图清仓徽商银行套现。本次已是“中静系”第三次出售所持徽商银行股权。

2019年8月,中静新华决定将其持有的全部徽商银行股份以121.5亿元的总价转让给曾经的盟友杉杉股份。但这笔股权转让在一年后突生变故。2020年7月,中静新华和“杉杉系”的杉杉集团先后发布公告,互指对方违约在先,致使股份转让迟迟未能交割完毕。随后二人爆发口水战,并诉至法庭。

“中静系”与“杉杉系”的官司还未撕掳干净。今年6月底,中静新华再次公布了售股计划,出售的还是这19.77亿股,买家变为港股上市公司东建国际(0329.HK)。

这笔交易同样未成行,“中静系”的最新选择就是正威集团。

截至6月末,“中静系”通过中静新华、Wealth Honest Limited、Golden Harbour Investments Management Limited、新华资管(香港)合计持有徽商银行10.59%股份,这部分股权对应股份约为14.71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静系”出售的持股是19.77亿股,多出来5.06亿股是哪来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静系”与“杉杉系”还未彻底解决的股权纠纷。

目前,“中静系”和“杉杉系”的股权纠纷主要集中在曾经的合资公司中静四海上。中静四海于2007年通过增资及股权受让的方式成为徽商银行股东之一。截至“中静系”向“杉杉系”转让股份之前,中静四海由“中静系”和“杉杉系”分别持股51.65%和48.35%。


2019年8月,中静新华所持中静四海51.65%股权以18.82亿元的对价交割给“杉杉系”,中静四海变为杉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事后双方相互诉讼至今,“中静系”要求“杉杉系”返还已完成工商变更的中静四海51.65%股权。

中静四海持有的徽商银行股份数正是5.06亿股,其51.65%股权对应2.61亿股。如今“中静系”将徽商银行19.77亿股股份摆上货架,意味着,“中静系”不仅将此前已向“杉杉系”转让、目前存在诉讼争议的徽商银行2.61亿股划入交易之列,还将“杉杉系”原本通过中静四海持有的2.45亿股列入出售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静系”欲将股份出售给东建国际时,后者曾披露收购意向书,透露“中静系”计划出售的19.77亿股徽商银行股份,包括潜在收购股份。这部分潜在收购股份,就是存在争议的2.61亿股和“杉杉系”持有的2.45亿股,但“潜在收购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实现”。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正威集团受让股权需获得徽商银行董事会及相关监管部门审批。而且,“中静系”和“杉杉系”有关诉讼正在上海金融法院进行。这也意味着,当前“中静系”和正威集团这笔160亿的股权交易还存在变数。

中静新华主要靠投资业务维生,其中主要投资项目就是徽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中静新华的营业总收入为7.04亿,其中投资业务收入达到6.69亿,占总营收的95%以上。

徽商银行的估值表现远低于A股同侪,滚动市盈率仅有3.2倍,最新市值367亿港元(约合301亿人民币)。如果在二级市场减持,本次中静新华欲转让的19.77亿股对应市值仅有52亿多港元(约合43亿人民币)。

中静新华近年来流动性不佳,目前短债已经有较大缺口。截至6月末,中静新华有息负债19.22亿,其中短债10.23亿,但其在手现金只有1.88亿。

经历了“杉杉系”、东建国际等一系列交易对象后,“中静系”此番能否如愿将所持徽商银行股份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