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调整,板块轮动加快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三大指数遇到调整,两市成交量继续缩量到8600亿,个股涨跌比1:4。外资今天又净卖出了40亿,这波行情靠外资带动起来,现在又因为外资卖出而调整。

别看外资卖出的不多,但是情绪上的影响比资金本身的影响要大。但目前这个位置也不必过多担心,站上3100点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支撑位,如果没有特别的冲击,短期想破估计也不会那么容易。

昨天大何特地在文章中提醒,板块的轮动似乎在加快了,今天就更加明显。AI、房地产回调,航天航空板块才涨一天,今天也跟着回调,唯一还在持续的,就是生物合成板块。

昨天因为世界首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成功,继续推动了生物合成概念板块的涨停潮。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被今年政策重点支持的经济新三大引擎,后面还会反复有机会。

房地产现在已经被定义为存量市场,而且去化周期超36个月的城市、地区,将实现零新增。

从这个存量市场的定义上大家就应该能理解到,地产的投资时代已过,所以尽量不要再去这个板块上博弈,因为已经没有持续性和想象空间可言。

……

低空经济已经发酵很久了,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今天大何再来给大家讲讲生物制造和商业航天。

生物制造被称为有望成为第四代工业革命的技术行业,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比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医美用的玻尿酸、养殖饲料,燃料乙醇,甚至乙肝疫苗等,都可以靠生物制造技术生产。

比如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很受欢迎、营养价值很高的养鱼饲料蛋白,粗蛋白含量达到80%以上,但大家肯定想不到它是从钢铁生产的尾气中提取出来的。

我国钢铁、石油等行业每年有超万亿立方的尾气,如果利用其中的50%,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就可以生产500万吨饲料蛋白,并且还能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粮食1.6亿吨,节省耕地4亿亩。我国也不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大豆和玉米。

所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未来是个不低于万亿级别的机会。2023年美国生物制造经济规模高达4300多亿美元,我国现在规模还很小,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有了最高层的政策支持,后面会加速爆发。

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主要以国内高校和研究所主导,然后与企业合作的发展模式。国内高校和研究所拥有合成生物菌株专利占比超70%,企业专利只占不到30%。专利最多的前十高校包括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

所以本身有专利积累的上市公司以及与这些高校合作最紧密的公司,在生物制造行业爆发中,将更有投资价值。

……

商业航天,也是经济发展的三大新引擎之一,今年重要会议上首次提及。

商业航天首先要落地的,就是星链。目前全球推进最快的星链就是马斯克的SpaceX,总计划发射42000颗卫星,已经发射6000颗,按照计划进度,今年准备完成12000颗卫星组网。

而我国G60星链和中国星网——GW星座总共计划发射近2.5万颗卫星,目前GW星座还未开始,G60星链今年计划至少发射108颗卫星,三年内要完成1300颗卫星的一期发射任务。很明显,中国的星链速度在加快推进。

因为低轨卫星可容纳的数量也才6万颗左右,马斯克的SpaceX就准备发4.2W颗,并且一年就发射几千颗。根据国际条例,这个位置谁先占了就是谁的,如果我们不加速推进,那么2.5万颗卫星的星链计划,将会有很多卫星完不成发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速启动。

如此一来,就会带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产业链相关的机会。而且有了完善的星链,我们的低空经济、6G通信等才能更好的推进。#合成生物探底回升,瑞丰高材20cm涨停# #煤炭卷土重来,全线大幅反弹# $鲁抗医药(SH600789)$ $万丰奥威(SZ002085)$ $蔚蓝生物(SH6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