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plus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0
一,盈利上行是卖资源了,不是主营业务收入
二,传统企业中,挣钱越多的、毛利越高的企业,越是市场上的烂企业,喝起来越来越稀,为了财报好看,水里兑的奶越来越少
我承认伊利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不过我鄙视这样的企业,祝他早点爆雷

热门回复

这种水平也好意思出来发言,幼儿园没毕业吧?

我从当初门口放奶瓶的年代过来,一点点见证大众牛奶从纯到稀,再到更稀的过程,现在的伊利也好,蒙牛也好,除了销往国外的产品为了通过各国的认证,质量做的还行,国内的受限于消费能力和资本家的丑恶嘴脸,都基本没啥奶味,至于水奶如何配比,我不知道,我有嘴,能喝出来质量一般,反而那些小品牌的,为了和大厂家竞争,尤其一些新疆奶企业的奶品做的还行,虽然我知道伊利和蒙牛有规模优势,长远看小企业活不久,但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国内奶制品就这德行,所以,论挣钱,论投资,伊利是好企业,因为他能替投资者挣钱,但作为奶品消费者,我祝它早日破产!

文章说得就是摒除了卖矿的因素。投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都知道看扣非吧。营收下滑了一点,但是成本下降更多 ,毛利更高了。与饮料里兑水有什么关系。

我和你的经验完全相反,小时候定奶喝,光明的。喝了近10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最近几年,想补补钙,又喝起牛奶了,结果一喝就拉肚子,蒙牛的,伊利的都拉,我还在想是什么原因,结果喝个霸王茶姬也拉肚子,后来才知道我是乳糖不耐受,换成舒化奶就好了,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你说我小时候喝的是些什么玩意?

你说了一大堆,全是主观臆测,一点数据没有。什么牛奶多加水了,出口的质量更好了,小厂比大厂好了,劣币驱逐良币,全都经不起推敲。如果你说的对,那这种现象就是时代的倒退,太反智了。

拍脑袋的胡说八道!1,牛奶标准是越来越高;2,口味变化是因为杀菌方式不一样(以前三聚氰胺);3,无论是设备还是奶源,大企业都是最优最先进的

伞兵

终于有会看财报的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