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2

$呷哺呷哺(00520)$

24年延续服务业景气回升是大概率的事情,我们看到国家出台了多国免签政策,外资准入行业放开,国内消费振兴的举措。

餐饮是出行服务中直接受益的板块,也是服务业复苏的前沿地带,值得率先布局。我自己持有捞捞,但朋友说要弄个弹性大的,我思考着给他推荐呷哺,并同时让他做好可能被踢出港股通,被动持有2-3年的准备,目标是3-7倍。港股通对于退出的股票可以卖,但不能再买,那么中间波动价格就别参与,等到价格回升到位一次性减持就好。这年头做困境反转的票是需要点勇气和研究功夫的,做到买定离手。

年报出完,运营方面明显改善的地方主要在呷哺品牌,翻桌率和会员客户获得不错增长,会员的复购率基本达到基础目标,未来翻台率和单价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呷哺的品牌下沉并不顺利,这里面有深层的原因,待会再说。24年公司战略上会集中东部,南部,1,2线加大投放约100家店。合情合理也是顺应数据的指引,抓牢老百姓的日常简餐这门生意是呷哺的目标。

呷哺业务过去一直是市场担心的主角,业务模型现在看其实已经得到验证。在这么糟糕消费环境下,找到平衡点,非常不容易。我自己也是会经常去吃,没想到这么多优惠情况下,业务还会有12%的毛利和些许净利留存。公司也体现出信心,准备24年继续扩,个人预计未来盈利增加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呷哺的下沉乏力的现状,必须找出原因。个人认为,其核心问题是个人小火锅的模式是否适合内地3,4线的城市,毕竟传统理念火锅是社交属性的聚餐。另外,品牌定位必须花点力气,自媒体等的消费场景需要砸点钱突出一下。要与其它类似的小火锅模式拉开心智差距,毕竟呷哺是国内第一家小火锅品牌。下沉做得好,品牌就得有辨识度和认可度。到了3,4线城市如果没有品牌拉力,麦当劳在德克士面前其实也不会占到任何便宜。那么如何加深消费者心智呢,这个需要管理层好好动脑筋。下沉只要做得和捞捞一样好,目前这点市值其实光呷哺一个业务扛下来都得再翻一倍。

凑凑的问题是典型的,值得多聊聊,这里面其实未必简单是运营的问题。至少疫情前,凑凑的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高客单价照样天天殿堂座满。现在确实虽有点弱,但周末还是要排队半小时的(坐标SH),主要还是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过去凑凑的客户画像其实是有消费能力的年轻群体,白领,国际化的人士和一线城市中产。凑凑23年香港地区的客单价可以做到惊人的340港币,毛利率75%,可见中高端人士对其的认可。环境,摆盘,锅底,食材等等还是有其特色。现在凑凑面对的群体显然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年轻人赚不到,赚不动了,外资雇员少了,国际化的客户群体消失了,生意自然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凑凑的门店位置通常都是商场最好的,价格肯定不便宜,店销增长乏力的时候,租金占比就会维持高位,比同行高不少,成为负担。其实,凑凑为了做到环境优雅,舒适,有个性,每家店的风格都不同,且店中位子摆放比较宽松,甚至还有大型景观营造气氛,这些都为了获得餐食的高溢价,但同时一定会损失平效。

凑凑就是为了盛世经济准备的餐饮模型,要面对消费乏力的经济确实有一定难度。靠降本,或优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动更多的脑筋。

(对呷哺还在研究中,抽空再续写一些观察和思考)

全部讨论

03-31 11:39

免签政策跟呷哺有啥关系?靠几个老外?

借助消费复苏,呷哺24年至少翻3倍

03-31 22:03

从宏观数据上看,EPI/PPI会在PMI的带动下继续上行。从经济周期上分析也确实是消费会率先回升。但是强美元周期并没有结束,这是致命的一点,因为流动性导致的市场失真。同时对于呷哺的低估值这点其实老早在市值中就有提现(相对整体板块),但是也确实证明了市场给出它的估值同时反应了企业的价值。就比如这几年对于市场预期以及对应策略的操作。
补充一点:我是21年12月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