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年的污水资源化政策推出,利好龙头碧水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0喜欢:7

        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将深刻影响我国水资源生态的“污水资源化”政策:《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将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列为同等高度,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自此拉开我国污水处理领域新篇章,其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将不亚于清洁能源革命。

 2025年目标:
(1)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
(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畜禽粪污和渔业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3)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


2035年目标: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上述目标和国务院曾经批复过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争取实现50%以上污水回用的目标相比,要求虽然已经低了很多,但我国目前的现实却是污水回用率不足10%!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三十多年前的中小学教科书上就说过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紧缺,但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只看到洁净水的需求量节节攀升,而水资源不堪重负,绝大部分水体都是V类甚至劣V类。一边是水资源极度紧缺,北方乃至华东这样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地下水漏斗越来越大无法弥补,另一方面却是污水横行。即使按照现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一级A的标准,也不过是劣IV类水,勉强高于V类水,这样的水排除之后在人员和工商业密度高的地区聚集到一起很容易再度变成劣V类水——就好像我国在2015年实行大气超净排放以前,电厂钢厂废气排放都达标,但恰恰是这些达标排放叠加起来形成了超过400的pm2.5雾霾。同大气超净处理排放之路一样,在水资源使用强度高的地区,污水唯有进行提标超净处理(至少提标到地表IV类),才能彻底扭转污水染愈来愈烈、资源水越来越少的局面。

        中国并不缺水尤其不缺污水,缺的是干净水,如果能够将污水转化成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水,将彻底解决困扰整个中国多年的水资源短缺不平衡问题。我国既是世界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又是污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既可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又可改善水生态环境,与南水北调的巨额建造成本和同样巨额的维护成本相比,污水提标处理转化为资源水的成本是低很多的。

        预计我国将主要通过膜技术实现污水资源化        

       美国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等州,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主要通过二级和二级强化处理后,再经过包括微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和消毒等高级处理过程,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能够作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水源的补充。新加坡很早就探索通过采用先进的微过滤/超滤和反渗透膜、紫外线杀菌技术将市政统一集中处理过的生活、工业污水进一步净化,形成高品质纯净水(NEWater)。新加坡于2010年建成的樟宜新生水厂,新生水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少部分可打入蓄水池与大自然的雨水混合后,经传统供水工艺净化消毒形成生活用水。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也培育出了一批高科技环保龙头企业,大大提升了环保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以碧水源为代表,其自主创新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将市政污水稳定提升到地表水Ⅳ类,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可超净化处理污水,把市政污水提标成高品质可用水源(达到地表水III类),这两项技术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个稳定运行的示范案例。参与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地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建成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每天处理总规模超过2000万吨,每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

        从已知情况看,MBR膜法比目前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的二沉池法占地面积和土建规模都大幅减少、一次性投资成本基本相当,主要是5年左右换一次膜导致的运行成本稍高,但从污水资源化的整体收益看却是十分有限。而且,本着谁使用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以及国家基础设施REITS的不断成熟,这方面一直以来面临的资金短板也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发展路径

        发改委这次指导意见还部署实施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农业农村污水以用促治、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等重点工程,提出从健全法规标准、构建政策体系、健全价格机制、完善财金政策、强化科技支撑等五方面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

        虽然这个政策是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历经一年多综合调研推出的,但仅仅这个指导意见还不足以完成污水资源化、水资源高度循环利用的美好愿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具体的标准、政策、法规出台,协助政策落地。

        循环经济大旗下的污水资源化对国民经济带来的改变,将不亚于“碳中和”旗下的光伏行业。

        目前污水处理上市公司不少,但有核心技术的却不多,曾经的创业板一哥 网页链接{$碧水源(SZ300070)$}   凭借近二十年膜技术持续进化,能否借污水资源化再创辉煌,拭目以待! 

全部讨论

2021-01-12 09:06

早上起来看各大媒体新闻,除了新华社、上海证券报有文章外,其它媒体基本没什么反应。这要是光伏出这么一个文估计早就各种媒体、券商连夜出报告了,青山绿水的污水处理行业如今却沦落到这种重磅政策出台丝毫无感的地步了……[好失望]

2021-01-12 09:34

开盘5分钟,小碧竟然还是逆势放量下跌的

2021-01-18 01:29

膜这块业务肯定是起来了

2021-01-12 10:39

看这反应是利空,还是大大的利空

2021-01-12 09:39

以前是预期全国35%的渗透率,现在是25%,打了折扣。

2021-01-12 09:24

这么大的利好,没反应。

2021-01-12 05:11

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