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买A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18回复:184喜欢:130

最近有好些机构过来尽调,其中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只买A股?即便是A—H两地上市的公司,我们都不买更便宜的H股?”这主要和我的两段经历有关。

第一段是2006—2008年。我刚入行是港股及海外策略分析师,那个时候申万研究所还没有成立海外部。而且我们当时做港股研究并非只是隔岸观火,每年需要在中环工作2个月、在没有微信的年代研究所还专门开通了一条直接香港的电话专线。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无法理解香港市场和投资者的结构。我一直说“除非你是原教义价值投资者,否则不能仅从基本面去选股,还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资金属性、投资者结构和政策等因素”。任何资产都不仅仅是一个上市公司,更是一个生态系统,投资也不是能下单交易即可。鉴于此,即便当时领导忽悠我“A股已经很拥挤,港股还是一篇蓝海”,我都死气八咧地要回归A股,因为那片蓝海不属于我。其实从2021年开始,就有很多A股投资者南下,一批一批前仆后继、折戟成沙。在我看来,你连对方的玩法都不熟悉就贸然前行是非常草率的。

第二段经历是和各领域的大佬深入交流。当年在申万平台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和各领域最优秀、最顶级的高手畅聊。在和他们深入沟通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恪守自己能力圈的重要性。都知道宏观总量对商品投资的重要性,可商品价格就是可以在需求萎靡、库存累积的过程中大幅上涨,中间的水很深很深。我所接触到的众多商品大佬也就局限于某几个专属领域,在这些子领域他们就是鲨鱼,但他们不出海、也不会跨界。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多年还和我保持联系,无非是想听听我对A股的看法,A股才是我们的专属领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为自己生在中华、出身A股感到幸运。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多次提及“子宫彩票”,为他生在美国感到庆幸。其实,我们也应该如此!那些战火纷飞的国度不用多论,即便是在和平的国家,也很少有像中国一样有如此完善的工业体系。一个工业体系不完善的国度或者市场无法享受多重牛市,比如在韩国主要是电子、在俄罗斯主要是石油。一旦这些行业有了机会他们国家的股市就进入牛市,而一旦这些行业没有机会就步入萧条。中国的工业体系非常完整,A股市场行业众多、东边不亮西边亮。此外,A股的体量够大、流动性充足、机会众多,能容纳巨额资金。很多期货大佬经常向我抱怨:他们的子领域容量太小,而他们对A股又不甚了解,所以只能等待几年一遇的系统性机会。可未来的A股随着经济波动降低、数量和工具丰富,越来越多的是结构性机会。所以,当下以及未来很多年,A股都足够我们愉快地玩耍。

那还是有人说,别的领域也会出现大机会,错过不可惜吗?建立统一场论、大类配置、宏观对冲、产融结合···已经是我少年时的想法了。年过不惑,我们只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畴追求稳稳的幸福。其实无论从事何种投资,如果真能做到长期年复合收益率15%都可以著书立说,而我认为A股可以满足这一条件,所以何必追逐其他?错过不会导致净值损伤,只有过错才会!夸父追日不如守株待兔。

归根到底一句话:我们花了20年才对A股这类资产有了深入理解,我们可不想再花20年去熟悉另外一种资产。

精彩讨论

中墉之道04-04 13:38

要是能直接买美股,谁还会玩A股。

Biggest04-04 12:16

港股确实很难玩,
按照A股的选股逻辑去港股买股票,基本都死绝了。
港股有他自己的那套玩法。

小小散51804-04 19:31

……你说其它方面或许还能勉强扯一扯,你说A股跟其他市场比很好,那只能说明你不要脸…… 闭着眼睛找近二十年主要市场的指数走势,只要你脑子没有烂透,都没法得出你的结论

自由探索者04-05 10:24

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H股而买A股?因为如果买更便宜的H股,很多股靠股息十年多一点就可以完全拿回本金,白赚股权。而同权的A股呢?靠股息大概需要三十年才能拿回本金。A股能把人套的更死,更有安全感

用户943267583204-04 19:22

因为其他市场你吹不动,没人听你吹,所以还是A股韭菜香

全部讨论

要是能直接买美股,谁还会玩A股。

很多人以为我们国家的治安好,就认为很多国家的治安就和我们一样
很多人没有玩过其他的资本市场,就以为我们的A股是垃圾
当你走出国门,来到别人的地盘,
很多人就会明白 祖国 两个字的含义
虽然我们的A股也有很多不公平,但是已经是很OK了

任何一个股市,如果你在它的下跌周期中投入,都无可避免的折戟沙场。
港股从2018年1月到现在有将近一半的跌幅,从2021年2月到2022年10月,也有近一半的跌幅,这两段时间在场内自然不会好受。
但是任何一个股市,当熊市的钟摆到达终点,反向运动也必将带来正向回摆的收益。
就像港股目前也许已经到了回摆开始的时间,类似【颐海国际】这种股票也许迎来了绝佳的买入时机。#恒生指数# $颐海国际(01579)$
当人们以这几年某一市场收益差为由,远离这个市场的时候,往往也正是这个市场再次迎来机会的时机。

港股确实很难玩,
按照A股的选股逻辑去港股买股票,基本都死绝了。
港股有他自己的那套玩法。

挺巧,昨天我在内部就分享了凌鹏总这篇文章,有不少观点和我想得比较一致。
我理解,说到本质就是能力圈,A股是大部分人的终极能力圈。为什么要说终极?因为其实能搞清楚1-2个赛道的来龙去脉和周期规律就已经很不容易,能深度跟踪5-10家公司就已经超越不少专业机构,能够把A股各行各业都搞懂,没有个几十年是几乎不可能。
正如文章所说:“我们花了20年才对A股这类资产有了深入理解,我们可不想再花20年去熟悉另外一种资产。”
同时,A股也并不差。股票投资(或者我理解的投资)就是跟着好公司一起成长,公司每年能有稳定盈利增长,只要在不是很贵的位置买入,结果大概率不会太差。茅台近10年和近20年的年化收益率都超过30%,就说明A股是有投资价值,更何况现在显然是处于估值低位。
美股港股投不投?我们倒没有特别排斥,但需要谨慎。如果把全球各地区股市都看成一家家公司,那么:美股无疑是“好公司”,但目前并不能算是好价格,再等等;港股无疑是历史上难得的好价格,可能不是最优好公司,但值得轻仓一些指数做个布局。
最后还有很认可的一点,就是“真能做到长期年复合收益率15%都可以著书立说”,不仅是在讨论投不投A股适用,在讨论用价值投资还是其他方法时候也适用,既然已经找到方法并且被证明过能达到15%复合收益率,那就坚持,不要再被其他方法所影响。
$贵州茅台(SH600519)$ $纳斯达克ETF(SH513300)$ $恒生科技ETF(SH513130)$ @雪球创作者中心 @荒原资产凌鹏

因为其他市场你吹不动,没人听你吹,所以还是A股韭菜香

04-05 10:24

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H股而买A股?因为如果买更便宜的H股,很多股靠股息十年多一点就可以完全拿回本金,白赚股权。而同权的A股呢?靠股息大概需要三十年才能拿回本金。A股能把人套的更死,更有安全感

海蛎子也是研究完港股、美股,转身回A股捧起酒缸咔咔猛灌。。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山西汾酒(SH600809)$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11,也推荐给你。

04-05 09:36

港股确实是极难模式,但要说一点都不碰有点极端了。带A股的H股,AH同时上市的公司,里面机会很大,风险相对可控

04-05 10:42

这段话深表认同“除非你是原教义价值投资者,否则不能仅从基本面去选股,还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资金属性、投资者结构和政策等因素”。任何资产都不仅仅是一个上市公司,更是一个生态系统,投资也不是能下单交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