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系列】光伏新规出炉,分布式光伏最受益,8股或成最大赢家(名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前言:今天有报道说,针对光伏建设做出规定,水面光伏的建设受到约束,有乡亲希望我谈下其中的情况,安排!

关于个股选择?声明如下:
1)根据规定,不能对具体标的进行推荐;
2)我的选择标准是参考「公司业务匹配度」的内容;
3)「公司业务匹配度」来源于各类机构的一手调研资料;
4)相关内容在文末有介绍。
重申下,所有的内容来自于公开的渠道(不是所有的公开渠道大家都能接触到),如果有涉及商业利益的,请联系本人调整。

本篇目录
1.来龙去脉
2.认识分布式光伏
3.行业前景
4.分布式光伏产业链
5.细分赛道
6.投资策略
7.相关上市公司
PS: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加快阅读。

一,来龙去脉
近日,有关部门对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的利用做出规定,据相关报道显示,此前只要不是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都可以开发建设光伏电站,根据新规,现在只剩下坑塘水面。

还有评论除了水面之外,国土、林草等建设光伏的正策也在收紧。有行业调研显示,中东部地区一般农用地建设光伏的正策也在逐步收紧。

这意味着未来中东部地区主要发展的就是分布式光伏。所以本篇就来聊聊分布式光伏的情况。

二,认识分布式光伏
与集中式光伏相比,分布式光伏的特点为: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建设门槛低;装机规模小,一二次设备成本、建安费用低,因此投资成本更低,21年户用、工商业较集中式投资成本分别低0.87、0.41元/w。

对电站持有方而言,低初始投资成本+高锚定电价带来较强经济性。全额上网模式下,以山东省为例,假设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三种项目的贷款比例、贷款利率、利用小时数相同,标杆上网电价0.3949元/kwh,则2021年户用、工商业项目IRR比集中式项目高5.3、 1.9pct,投资回收期比集中式项目分别短7.4、1.5年。此外,全额上网锚定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居民电价(山东居民电价0.55-0.85元w)、工商业电价(2月工商业单一制代理电价0.66-0.69元/w),若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收益模式,分布式项目IRR将更加可观。

根据天风证券的测算,21年户用/工商业光伏渗透率为1.4%/4.6%,预计25年新增装机45/27GW。

三,行业前景
1.各地分布式经济性持续提升,粤、苏、浙、皖、闽具备较强增长潜力
往未来看,经济性将是驱动分布式增长的第一要素,而政策的利好与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则为分布式光伏的需求落地提供了支撑。从经济性来看,假设硅料降价后户用光伏初始投资成本降至3.07元/w,则分布式装机排名前十的省份户用IRR均将超7%。此外,21年Q1-Q3排名4-10的省份新增分布式光伏占比仅33%,但大多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其中3省农村人口户数排名全国前十,5省企业数、4省用电量排名全国前十。综合考虑经济性及相关特征,未来粤、苏、浙、皖、闽具备较强增长潜力。

2.整县推进吸引央国企入场,民企代开发模式调动双方开发积极性
从政策来看,与过去依靠区域经销商的分散化开发相比,整县推进实施分布式光伏集中化、规模化开发,吸引大批央国企入场。截至21年末,全国试点县累计新增备案46.23GW,累计新增并网17.78GW,已备案但未并网项目高达28.45GW,央国企签约热情高涨。央国企入场后,项目可打包交由民企代开发,该合作模式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调动投建积极性。

3.能耗双控、电价市场化改革刺激工商业装机需求
工商业方面,2021Q3起能耗双控政策更加严格,传统能源使用受限,但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燃煤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用电高峰期一般工商业、大工业交易电价可能大幅上涨(最高涨幅为基准价的20%,高能耗企业无涨幅限制),经营不确定性增强,代理电价也较此前目录电价有所上涨。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经济性强,若自用比例提升50% ,户用项目IRR仅提升7% ,工商业项目可提升11%。可见,随着传统能源管控趋严,光伏发电成为工商业主更经济的用能选择,有利于拉动工商业装机需求。

4.国内融资租赁、屋顶租赁模式兴起,扩大分布式受众群体
商业模式方面,随着更多金融资本进入,屋顶业主的投资门槛得以降低。近年来国内融资租赁、屋顶租赁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兴起,主要优势在于:融资租赁初始投资成本为零,降低业主自投门槛,吸引大批潜在客户投建屋顶光伏电站,创维光伏以融资租赁模式为主,21Q3单季光伏收入由8.3亿元提升至22亿元;屋顶租赁模式下仅靠出租屋顶就可获得固定收益,满足人们的无风险投资心理,吸引农村屋顶业主合作,21年整县推进下该模式占比提升至75%+。

四,分布式光伏产业链
通过对分布式产业链、系统成本构成、系统部件功能进行分析,可看出组件、逆变器、安装商是分布式产业链上(除电站持有方)最重要的三个环节:

1)组件作为光伏系统核心部件,在系统成本中占比超50%,价值量最大;

2)逆变器在系统成本中占比仅为5%,但直接影响系统发电的对外输出,也可承担系统监控和故障保护功能,技术含量最高; 

3)安装商处于产业链中游,不仅负责完成系统集成、安装、并网、运维,为光伏系统带来25%的非设备成本,经销模式下还需管理代理商(部分企业称为经销商)网络,商业模式最复杂。

五,细分赛道

1.安装商
目前国内分布式光伏安装商市场集中度较低。2021年上半年前四家分布式开发商市占率约为37%,其中正泰电器一家占比已达18%。中短期市场集中度有望明显提升,竞争格局优化。

分布式光伏面向C端,渠道投入对初期拓展市场至关重要。除渠道能力外,此前制约分布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资金,因此对安装商来说,融资能力也比较关键。

分布式屋面类型有混凝土屋顶、彩钢瓦屋顶、瓦屋顶、阳光房等,不同屋面适合的安装方式也不同。结构设计上,数字化系统设计提升电站设计效率。设备选型上,全套原装系统保障电站质量。

2.逆变器、组件
组件、逆变器环节市场集中度较高。预计未来分布式市场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相较集中式客户更看重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较低的产品价格,分布式客户的特点在于短期化、分散化、非标化,因此品牌渠道、客制化能力是对分布式逆变器、组件企业的共性要求。多型号逆变器、多版型组件适应不同分布式场景的应用需求,产品客制化重要性凸显。

此外,分布式逆变器(主要指户用逆变器)更看重组件级关断功能,产品家电化特征也更加明显。分布式项目要安装电弧故障断路器、安装“反孤岛装置”或采用具有相应功能的组件、光伏组件应具有安全关断保护功能,长期利好微逆方案。

六,赛道选择
可以从市场空间、盈利水平、投入产出比确定分布式产业链各子环节的投资顺序。

1)从市场空间看,安装商>组件>逆变器。考虑1.15的容配比,预计2022年国内分布式组件需求约为46GW,则组件、逆变器、安装商22年市场空间为788、105、1769亿元,安装商环节市场空间最大,20-25年CAGR分别为30%、35%、27%,逆变器环节市场空间增长最快。

 2)从盈利水平看,逆变器>安装商>组件。从各环节主要公司历年扣非净利率可以看出,安装商、逆变器盈利水平明显高于组件,2020年三大环节扣非净利率分别为14.3%、10.9%、6.7%。

3)从投入产出比看,逆变器=安装商>组件。20年逆变器环节ROIC、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较组件环节高11%、5%,主要由于逆变器环节初始投入少(单环节固定资产投资0.3亿元/GW左右),产线收益率高(IRR为36-38%),组件初始投入大(单环节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GW左右),产线收益率低(IRR为17-19%)。安装商若通过系统集成、EPC、电站开发、运维获取收入,成本主要由材料、人工成本构成,初始固定资产投入较少;若涉及电站运营业务,整县推进下也可通过BT/BOT模式实现存量变现、滚动开发,加速资产周转。

综上所述,尽管逆变器在国内分布式市场利润空间小于组件,但由于初始投入少、投入产出比高,资金回笼速度明显高于组件环节。同时,结合前文可知21-25年逆变器市场空间增长最快、成长性最强,因此逆变器投资价值次于安装商环节、优于组件环节。

七,相关上市公司
为方便大家对我每天整理的题材、概念涉及的个股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即日起,我按照发布时间将每天涉及的板块个股做合集清单,方便大家翻阅,见下图。

特别说明:以下仅为部分个股,个股业务匹配度有差异,故表现有强弱、先后区分,故需进一步阅读对应的第三方独立「个股报告」进行筛选,但因版权方要求,「个股报告」仅在「内部报告」栏目提供。

PS:关于图片显示不完整
1)个股大家可以自己收集,关键还是看逻辑
2)图片较大,全部上传,清晰度不够
3)「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商业利益,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布

八,独家核心提示
「前瞻系列」,自然是有些超前的,超前并不等于没有表现,但至少说明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充分挖掘,而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个股行情带动板块行情,所以在个股的把握上更为重要,这时候特别要关注「公司业务匹配度」的情况,也就是「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中的内容,只有关联度高才能有持续表现。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

$德业股份(SH605117)$  $天合光能(SH688599)$    $亿纬锂能(SZ3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