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产能出清!尾部电池厂商快“没资格卷”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些年来,对于锂电行业来说,“产能过剩”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整体来看,此前锂电产业链对于产能的控制主要出自市场自发性调节,在行业火热的时候,吸引大批跨界者,促成行业扩产;在行业走入调整阶段,又促使行业价格战此起彼伏。

不过,这一切迎来了改变。近日,工信部发文向公众征求意见,拟引导锂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并且规定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申报时上一年度实际产量不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

我认为此次文件主要考核的是锂电各环节产品性能、制造工艺、产能利用率和能耗等方面。而从这些方面来看,一二线厂商基本可以满足,但三四线小厂在研发投入、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满足标准的可能性较低,产能有望出清加速,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这一趋势也早在2023年年报中就有所显示了。从数据来看,iFinD数据显示,2023年,在申银万国分类的109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只有42家营业收入正向增长,占比不到40%;22家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占比仅20.18%。

虽然去年以来,下游电池厂商的议价权逐步提升,盈利情况整体向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产业链利润摊薄的影响,龙头企业业绩亮眼,中小企业却连连亏损。

具体来看,在38家锂电池企业中,共有11家营收过百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天能股份国轩高科位列营收榜单前五,分别实现营收4009.17亿元、487.84亿元、478.62亿元、477.48亿元、316.05亿元。而尾部企业的营收数据则惨淡难睹。

资料来源:iFinD

此前,在面临价格战厮杀抢夺市场、项目募投脚步放缓、淘汰风险加剧等问题,马太效应下,尾部电池厂商已是压力重重。而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行业产能或将进一步出清,锂电行业良币回归、劣币驱逐的现象会更加突出,尾部电池厂商很可能会丧失卷的资格。

因此,当前我认为,锂电行业投资还是得看龙头企业。投资标的,密切关注$电池ETF(SH561910)$及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基金(A类:016019,C类:016020)。该ETF被动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主要投资于电池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前五大重仓股是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三花智控亿纬锂能格林美,都是一些龙头企业。投资策略的话,我认为大部分ETF基金都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简单省事。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SZ300750)$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F01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