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50回复:92喜欢:179
地产不是货币池子。买新房的那一刻,你的钱进了开发商账户,然后变成土地款、税款、工资、货款和利润,很快就分掉了。买二手房也一样,你的钱从你存款账户划走,买了房子立马变成别人的存款、税收和中介费。所以地产不是池子。

相反,地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化和市场化,伴随资产价值的提升和交易,会增加全社会信用,进而完成货币派生。例如你的房子升值了300万到500万,有人贷款300万来买你房子,你的存款就多了500万,他的存款少了200万。那么全社会合计就多了300存款的货币。

所以,如果全社会全款买房,那么这部分货币只有转移没有创造了。货币派生停止。

如果大大延长房产交易时间,拉长贷款发放周期,那么也可以视为货币创造速度减缓。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称房地产是货币的池子也是不准确的。货币依然在通过地产派生。只不过速度减缓了。起到缓冲池子作用的也不是地产,而是刻意降低的流程。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地产是信用和货币派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份。能起到类似作用的资产还包括资产和证券化,股权,可交易土地和矿山、农田等等。

地产不是池子。伴随烂掉的地产,是烂掉的信用。烂掉的信用后面,不说了。

全部讨论

2021-11-24 22:54

其实就是基本的货币学理论。不知道哪里开始以讹传讹变池子了,明明是个喷水的龙头。

2021-11-24 22:55

房即是债,债又是信用,信用才是产生财富的秘诀。

2021-11-24 22:48

池子理论骗了很多人,只是地产创造出来的货币,通过20年还房贷缓慢回收注销。

2021-11-25 00:24

全社会的货币量MV在特定时点是固定的,货币量分布在不同市场中,比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市场、证券市场、其他不动产市场、政府部门、海外市场……

MV=M1V1+M2V2+M3V3+M4V4+……

特定时点,每个市场有不同的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二者相乘对应该领域特定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

M1V1=P1Q1
M2V2=P2Q2
M3V3=P3Q3
M4V4=P4Q4
……

假设房地产市场是M1V1=P1Q1这一个,当房价P1上涨并且刺激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加的话,那Q1也会增长,这样对应的M1V1也会增加,房地产市场吸纳的货币量就大幅度增加了。

结果就是,M1V1的总量在MV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那么其他市场占据的MV比重就减小了,M1V1这个房地产市场就吸纳了更大比例的货币量,其他市场,比如消费品市场的MV相对就小了,特定时点消费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就不容易上涨。类似的,当房地产市场繁荣,吸纳了更多货币量的时候,证券市场的货币量也就减小了,股市也更不容易涨……

美国为什么可以大量放水并且长期贸易逆差,也没有造成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因为美国有一个强大的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外汇交易和证券交易所占据的美元使用量,每天都是数以千亿计的,远超过了实物商品、消费品的交易量,也就是说,美国的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池子,吸纳了超发的美元,在金融市场内空转,没有进入消费品领域,所以美国可以大量超发美元却不通胀……

2021-11-25 01:34

要素价格飙涨,最终底层人民吃亏。
资本市场的人真搞笑,房子必须涨,教培不能停,医药别集采。
哈哈哈哈。。。

2021-11-25 09:13

地产既是池子,也是货币派生。这就和资产负债表里“资产=负债”一个道理。
用股票比喻就很好理解。假设有一个狂涨的股票市场(对应楼市),那大规模新股IPO必然就是抽走流动性(新房);如果二级市场股票交易获利,你还会继续炒股(炒房),也不会把钱取出来消费,房产商会加杠杆扩大再生产。
最后,股价涨了,你的股票大规模浮盈,资产增值很开心,但是现金流越来越差(因为你从不取钱,而是贷款继续炒)。因此这就是池子。

2021-11-24 23:58

房款 = 首付+贷款;
贷款 = 月供*贷款周期;
长周期的月供 = 信用 + 货币
从这个方向推导不出

蓄水池应该是从 房地产的 资金流入和流出来讲,流入大于流出即为蓄水池

2021-11-24 22:51

不说了以为我就不知道你想说啥

2021-11-24 23:01

地产不是货币池子,促进货币派生。

2021-11-25 08:27

所以农村禁止土地买卖,是对农民和整体经济的极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