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70回复:197喜欢:831
计算能力只是数学很小的一部分,不过在中国目前的小学阶段,大概是很重的一部分。我看了一下,估计80%小学数学和计算有关。

校内数学这么安排,确实有点意外,不过也提醒家长,解决了计算问题,就解决了小学特别是高年级小学以下年级数学的绝大部分问题——当然是指课内那部分。所以如果想提升,什么办法?对于绝大部分天资一般的孩子来说,简单练习就可以提升。一旦提升,终生受益。

方法很简单,从加法开始,家长出题。7+9,17+9,37+9,37+19,37+29,57+89……如此反复,反复,两位数+两位数心算,达到秒算(1-3秒都算秒算)的程度。程度好的孩子还可以练习三位数。然后减法同理。

加减完成后,就可以练习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心算。可以从11*7开始,练习到19*7,然后是30以下两位数和任意一位数的乘法,达到心算秒算的程度。进度普通的孩子,也可以或者借助纸笔,可以达到快速计算的程度。然后过渡到99以下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同时辅以特殊数字如15、25、75等数字的巧算。2、3、5等数字多次幂的心算和记忆。

再过渡到两位数平方数的快速计算以及心算。乘法结束,联系乘法练习结果,最后强化除法。

这些计算过程,初级水平大致两周练习都能达到,中后期难度增加,无需太急。但是完成基础计算能力秒算、秒答之后,娃的计算信心会有大幅提升,速度和训练前相比,提升十倍以上。这就为后面数学进阶,提供的一个基本的能力储备。也为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和速度,打下基础。

补充:刚才有朋友留言,学会又如何,学会能涨工资么?我随手拉黑了。不过即便对于如此功利的家长来说,这个能力还是能带来好处。

那就是小盆友的作业速度大大提升,之前一个多小时的作业,后来十来分钟就完成了。一天省一个小时计算,三年能省上千个小时。有针对性的补习提升小朋友的能力,能力提升带来更多自信和时间。这才是初级教育的入门之路。

全部讨论

2021-06-21 23:35

小学时大量的计算训练对我帮助很大,我甚至可以心算估算寿险产品的隐含收益率。
反映在炒股上,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理解财务报表的帮助很大,不用按计算器也能瞬间反应出来各项成本费用的占比。

2021-06-22 00:11

计算=数学,是最最最典型的普通中国人的误解

2021-06-21 23:46

就小样本观察有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尽早锻炼质因数分解,整数的结构由素数等价类刻画更能培养数感。我导师的小孩如此培养,数感超过同年龄的包括我自己和其他同门师兄弟。

2021-12-08 13:02

计算在数学里只占微不足道的权重,数学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其实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只要方法得当很多小学生可以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知识。
曾有中学晚上开了个微积分的研修班,很多六年级预初的学生去听,最后拿高数的试卷做练习作业,基本没有不会做的题。
学习数学一定要主动跑到前面去,如果小学时把初中的都自学差不多了,那课内学习就基本就是俯视,根本不会占用时间,你就可以跳出题海的泥潭,拥有大量自由时间去按素质教育的方向拓展。等到初中同样又可以自由拓展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
引导好了,在兴趣和成就感的激励下,学生可以爆发出超出你想象的潜能。

2021-12-07 23:15

方法很简单,从加法开始,家长出题。7+9,17+9,37+9,37+19,37+29,57+89……如此反复,反复,两位数+两位数心算,达到秒算(1-3秒都算秒算)的程度。程度好的孩子还可以练习三位数。然后减法同理。

加减完成后,就可以练习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心算。可以从11*7开始,练习到19*7,然后是30以下两位数和任意一位数的乘法,达到心算秒算的程度。进度普通的孩子,也可以或者借助纸笔,可以达到快速计算的程度。然后过渡到99以下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同时辅以特殊数字如15、25、75等数字的巧算。2、3、5等数字多次幂的心算和记忆。

再过渡到两位数平方数的快速计算以及心算。乘法结束,联系乘法练习结果,最后强化除法。

2021-12-28 08:29

弱弱的问一句7+19 ,17+39 ,这样的数字组合有啥深意么?还是随便举例的?我给孩子出题做了几次,计算速度有提升,他自己已经发现了增加10或者20的规律,所以算的特别快。然后题不够做了,我就参照着规律出了6+8,6+18,16+38,36+58等,以及5+6,4+7等类似这样的组合,循环来。目前刚上小学一年级,所以还没有给他上乘法。

2021-06-22 07:04

这个方法还有很有效的,回想自己当年都是在课后10-20分钟做完作业的,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作业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有更多自由时间!

2021-06-21 23:52

可以可以

2021-06-22 13:59

以前小学专门搞中心算,印象中计算能力极其夸张,还有给大领导现场表演。训练就是先珠算,然后心算不停做题,不过回头看计算能力和学习水平没太大关系。

2021-06-22 13:47

看到这篇文字就看到中国教育的顽疾,严重反对功利化教育,工具化机械化教育,寓教于乐看来永远达不到了。[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