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召开2024投资者大会,解析“新质鲜行”发展路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新乳业五年战略规划开局之年迎来开门红,作为国内乳业的新鲜代表,新乳业2023年继续跑赢行业大盘,连续5年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百亿阵营地位坐稳夯实。

在行业整体承压波动的背景下,新乳业靠什么逆势增长?如何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5月21日,新乳业在成都举办“新质鲜行 焕芯向前”2024年投资者大会,从新鲜战略、科技创新、供应升级、责任担当等多个层面,详细解读了推进战略落地、打造新质动力、实现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优结构领跑“鲜”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奶业市场正从常温奶向低温奶过渡,低温奶成为乳制品行业新的增长曲线,已成从政策端到市场端的共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鲜奶消费。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赵晖指出,食品饮料消费正呈现购物篮精简、品质消费的特点,消费者在选购食品饮料时更加谨慎、精挑细选,精细化健康需求提升,高品质牛奶快速增长。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年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9%,高端奶渗透率与上年相比提升5.9%。

作为国内较早以“新鲜”为核心价值的乳品品牌,新乳业一直在做深“鲜战略”,构建了领“鲜”的低温产品矩阵,2020年-2023年新乳业低温鲜奶销售额高双位数增长,全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面对低温乳品的新趋势,新乳业也已启动升级战略,提出“做强低温、价值引领”,去年新乳业“24小时鲜活有机乳”作为率先在国内提出只卖当天的有机鲜牛乳引领品类升级,“24小时”高端系列产品同比增速近40%。公司今年将把“24小时”高端系列鲜奶落地到更多子公司,进一步提升高端系列产品占比,带动整体产品结构的优化。

会上,新乳业董事长席刚以“向新质行”为主题,解读了对于新趋势的新理解和新乳业的新举措。席刚表示,当前用户心态倾向于向外探索,希望有更多精神悦己和松弛治愈,与此相应,消费趋势也呈现出“审慎精明”“品质至微”“价值重构”的新动向,对于乳制品行业而言,需要以科技加持,以创新引领,推进包括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的新质生产。

席刚介绍,新乳业要持续追求“责任”“创新”“卓越”的品牌精神,践行优于欧盟标准的“极”质标准、达到10-25倍免疫球蛋白的“极”质营养和新鲜只卖当天的“极”质新鲜;用始终如一的好产品、敏捷高效的供应链、快速转化的科技力,为股东、客户、用户等相关利益方创造卓越价值。

“芯”科技赋能新产品

作为行业更具创新活力的企业,新乳业把科技创新视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支撑点,在创新方面一直备受瞩目。2023年新乳业的新品收入占比12%,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双位数增长。

作为“快速转换的科技力”的重要组成,新乳业把科技创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新包装、新技术、新设备等在内的生物科技,着力推动包装绿色发展,通过控糖技术、菌种开发应用、乳糖不耐受应对策略等重点课题研究,提升产品创新的科技价值;另一类是包括AI应用转换、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数字科技,通过数字化升级进行供应链创新和效率提升。

新乳业副总裁张帅介绍,目前新乳业已经建立了科技双轮驱动,科技研究院负责生物发酵、酶工程、精准营养等基础科研、应用研发、创新与法规研究,新成立的分子力量公司主要负责具体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品类开拓与创新孵化,形成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有机结合。

以科技双轮驱动赋能,新乳业将着力“活性物质保留”研究,加大设备柔性定制与国产替代力度,致力成为中国乳品鲜活营养研究的领导者;着力控酸、控稳、控甜的生物工程定向调控,塑造健康美味的“真零”酸奶;而在被誉为乳业“芯片”的益生菌科技领域,新乳业将打通已有2000多菌株的菌种库、省重点实验室支撑的科研平台以及产业链全链路建设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转化平台,铸造生物“芯片”创新护城河。

数据显示,2023年,新乳业取得专利授权共4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在生物发酵、酶工程、精准营养、优质乳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及食品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也正是在硬核科技支持下,新乳业率先在国内推出多维晶球酸奶活润、气泡酸奶“酸奶生汽了”以及提出“一罐双效”的益生菌“菌小方”等差异化产品,形成驱动企业与行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动力。

“软”身段实现新制造

会上展示了新乳业旗下明星产品“24小时”系列鲜奶背后的“308”极致新鲜供应链。经过数字化升级赋能与供应链改造,新乳业能够实现订单提前3小时下单、每天0点灌装、8点即将产品送至终端与用户见面的新鲜体验。以“308”新鲜供应链为支撑,新乳业实现了24小时敢为人先的品类创新,在24小时品牌矩阵下不断迭代创新,先后推出多款新品,目前24小时高端系列占比超过35%。

在这背后,包括了从上游奶源的优化布局和质量提升,到中游柔性产业链的打造和数字化高效的管理,再到下游的冷链运输与配送支持,更是新乳业融汇智能订单体系、数字化食品安全管理、数字工厂、精准的智能配送体系和高效的供应链运行管理等一系列的先进集成。

日前,新乳业旗下新华西工厂荣获被誉为“制造业诺贝尔奖”的TPM(全球卓越制造大奖)优胜奖,并将持续推进WCM世界级制造工厂。引入世界级制造体系,不只是对设备升级换代,更要带动工厂团队系统地、自主地参与解决问题,既有数字技术的加持,又有员工思想工具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再加上智能化工具,形成体系化的数字化提升。

食品行业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风险领域,新乳业打造的“鲜活源”智能化全链路食品安全管理与溯源系统,可实现实时溯源、全程可见,在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上入围“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组织前10强。

会上,新乳业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爱莫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AI技术将在产品开发、客户体验、生产效率和决策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共同预见下,双方将在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同时,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变革,通过拓展AI应用场景,推进数智化转型,以“乳品+AI”重构一杯牛奶的价值与想象。

“心”沟通孕育新服务

新乳业提出,如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不仅要通过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持续的产品创新、管理效率的提升,也要通过更有效的沟通,持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

在这一理念下,新乳业的包括各平台旗舰店在内的线上公域、包括鲜活go在内的线上私域、以及食育乐园、智能冰柜等多场景均从卖货向用户运营的生态模式转变。通过以人为本的数字化运营,构建从品牌认知、新客转化到沉睡客户唤醒等在内的用户旅程链接点线面,关注用户体验痛点的防流失体系和及时创新相应的精细化运营。

经过一系列运营举措,新乳业实现了新客零瑕疵抽检合格率94%,复购人数同比增长38%,双十一企微销量提升181.2%,一次性配送投诉率为0的优异成绩。2023年,新乳业拥有全域数字用户1900万,鲜活go新增订单21%,达到239.7万单,实现销量2.7亿元,周期复购率52%,周期购用户留存率达到41%。

而在技术之外,新乳业也将“心”作为用户沟通的根本。会上,新乳业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伙伴”。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中国科考队员远赴极地、探索自然,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贡献。新乳业总裁朱川表示,作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新乳业不断突破新鲜边界,以鲜活营养传递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将继续以新鲜、营养的乳品,助力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极地科考梦”。

持以恒勇担新责任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必须”,强调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明确“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控体系”,也对上市公司的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乳业一直将内控管理视为企业持续发展、创新运营的重要基础建设。”新乳业财务总监褚雅楠介绍,新乳业以“合法合规”“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支持发展战略”为四大控制目标,构建了六位一体的风控管理体系,风险、合规、内控一体化建设,并且不断更新迭代形成管理风险库。未来新乳业内控体系建设将通过数字化变革,着力推动智慧风控体系建设,从管控型内控向增值型内控发展,更好为广大用户、股东与合作伙伴承担应尽之责。

与此同时,新乳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公司产业优势,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帮扶及金融帮扶,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收购玉米青贮32万吨,帮扶惠及3万余农户,长期为养殖合作社提供奶牛饲养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希望有你”公益平台持续运营,为大理洱源县捐赠价值60万元的营养学生奶,“食育乐园”实景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145,000人次,并积极参与地震救灾、捐助绿化等社会公益中。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指出,要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从“大食物观”高度来发展乳业。“新希望乳业是中国奶业20强企业,也是行业最具活力与创新的企业之一。”李栋表示,新希望乳业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以“鲜”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推进数字化提质增效,构建了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新希望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得到了行业的好评和肯定,也为中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表率。“希望新乳业锐意进取,再创辉煌,成为中国奶业独树一帜的鲜奶领军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营养鲜活高品质乳品贡献力量。”